金山网讯 地名,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定位符号和指称工具,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城市名片的重要部分。“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太平”,对于不少新镇江人来说,这是一副普通的对联,但是对于不少老镇江人来说,看到了却都能会心一笑:这副对联的上下联分别对应着镇江的五条巷子和五座桥。日前,记者从市地名办获悉,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正在进行中,随着历史的推移,对联中的那些老地名有的还在,而有的已经消亡了,不会再进入镇江地名名录。镇江老地名,你叫得上来吗?
一个个老地名成了“传说”
“粮米仓巷,南至拖板桥,北转西至小盛家巷,长344米,宽1.5至3.5米……”在市地名办徐雨平的办公桌上,有一份《镇江市区路、街、巷、弄(里)、新村名称消亡、变更统计表》,里面统计了从1998年至2014年间消亡、变更了的地名。
“16年的时间里,镇江消亡、变更的老地名共有近百个。”徐雨平说,一些老地名的消失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他举例说,古时同一路段的地名往往分段命名,如现在的解放路,古时就有小教场、观音楼、大市口、四牌楼(亦称十字街)、高桥、鼎新街、大教场等地名。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道路贯通后,现在只用一个地名,其他地名就消失了。另外如今的大型小区越来越多,一个大型小区可能就覆盖了原先的多个小巷里弄,这样也会带来地名的消失。同时,地名一般也会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比如我市一些道路,就曾经叫过“劳动路”、“反帝路”等,这些带着比较浓厚的时代烙印的称呼,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已经明显不适宜,变更也就是必然的了。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有两个地名印象特别深刻,一个叫大爸爸巷,一个叫小爸爸巷,现在好像也没有了。”市民张华算是个老镇江人,不过对于他来说,很多地名也已经只是“传说”,具体的位置早已印象模糊,对于它们的来龙去脉更是知之甚少。
镇江老地名山多水多寺庙多
“地名大部分是按照地理实体的名称进行命名的,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它的指向性。”徐雨平说,镇江作为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古以来,就是大江南北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转地,这个特点在镇江的老地名中体现得很明显。地名中多出现山、水、湾和庵、观、寺、庙以及行业作坊,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突出的人文历史。
“比如,镇江的城市地貌特征是‘一水横陈、连岗三面’,镇江的老地名中以山命名的路名有几十条,以水命名的路名有十多条。”徐雨平说,除了反映城市的地貌特征,地名中也有不少显示历史上古建筑和宗教活动场所的。镇江历史上曾有“三山五岭八大寺”,这些在镇江的老地名中都有体现,清真寺街、弥陀寺巷、荷花楼街、第一楼街、观音桥巷、千秋桥街等。而中山路、伯先路、将军巷、张家巷、尤唐巷则是反映了镇江历史人物以及文化军事重镇的特征。另外,历史上,镇江的商贸一直比较发达,鱼巷、草巷、柴炭巷等都表明这里曾经是重要的交易场所。
“地名除了指向性,还包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内涵,简单的几个字里可能就尘封了城市变迁的历史,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徐雨平说。
“复活”老地名,留住归属感
“为老地名立碑,其实只是保护老地名的方式之一。”市地名办负责人殷金彤说,镇江的很多历史文化底蕴在地名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比如这次立碑的“梦溪园巷”,巷西侧古时为唐宋漕河(明清改关河),巷东侧北宋年间有翰林学士三司使沈括的梦溪园、判三司盐铁院刁约的藏春坞、宰相魏国公苏颂宅等名人宅院。南宋时,梦溪园、藏春坞俱废为前军寨。20世纪80年代原址复建梦溪园。“梦溪园巷”可以看出是为了纪念北宋科学家沈括晚年定居镇江,在梦溪园撰写了巨著《梦溪笔谈》。
但是殷金彤认为,并不是每一个老地名都需要立碑,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适合立碑。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推进,很多老地名的消失难以避免,于此同时,也会需要重新命名一些地名。“复活”老地名,也是一种地名保护的方式。比如结合道路改造,保护、挖掘和恢复历史地名“仁章路”、“宝塔路”等;结合行政中心新建和龙脉团山历史遗址建设,沿用镇江历史名称命名“北府路”、“龙脉路”;结合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复活”老地名“余福里”、“荣庆里”、“皇华庭”等。
当然,能够被立碑保护和“复活”的老地名也不可能是全部,有些地名注定将走进历史。对于这些地名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汇编、传播等,也是地名文化保护的一种方式。“地名是城市发展的脉络,也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能勾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联想。从这个角度来说,留住老地名,也就留住了人们的归属感。”徐雨平说。(记者 朱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