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镇江为老地名“树碑立传”
个性化设计中突出文化元素和历史厚重感

发布时间:2015-09-09 04:4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明嘉靖中,北固山前峰、中峰凿断,形成沿府城北城墙的东西通道。万历年间,前峰建虚台(瞭望台),俗称‘十三门’。中峰与后峰今为北固山公园。东码头、合山、象山一带,有清至民国年间炮台等江防工事遗迹……”近日,一根柱式的花岗岩仿古石碑悄然竖立在了东吴路与解放路交叉处的人行道上。石碑朝南的一面写着“东吴路”三个大字,朝北的一面则是关于东吴路及其周边的历史地名沿革介绍,另外两面是民间花格,顶部是一个小型的明清时期古炮台(见下图 朱秋霞 摄)。日前,记者从市民政局地名办获悉,我市目前正在为一些老地名“树碑立传”,这次共为六个老地名树碑。

这六块地名文化保护碑分别是东吴路、花山湾、第一楼街、梦溪园巷、南门大街、千秋桥街,其中东吴路、花山湾、第一楼街为立柱式,梦溪园巷、南门大街、千秋桥街为卧碑式。每个碑均采用1:1泥塑稿,结合环境人文思想的表现形式,做成符合人体视觉的透视体浮雕,配以地名沿革和街巷示意,在个性化设计中突出地名的文化元素和历史厚重感。比如“南门大街”卧碑再现了古京口的南城门和昔日马路两侧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的景象,而“梦溪园巷”则用沈括退居在梦溪园里的生活场景为主画面。

据了解,2013年,市地名办启动了“镇江最具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地名”评选活动,老地名投票评选之初,市地名办按照得名时间、传承情况、历史关联等评价指标,梳理出有价值地名160个;后来又按照纸质、网络票选的方式,将得票数最多的100个老地名收入“镇江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经过我市10位地名专家的论证和投票,最终产生了20个最具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地名,这次立碑的六个老地名就是从这20个“最具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地名”中选择出来的。

市地名办负责人殷金彤认为,地名文化是镇江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碑的树立,既方便市民及游客对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镇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增强了市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朱秋霞 陈学军)

新闻链接

“三山五岭八大寺”:三山,即月华山(千秋桥东)、日精山(三五九医院内)、寿邱山(江苏大学梦溪校区内);五岭,即骆驼岭(中街内)、梅花岭(南门大街磨盐巷内)、乌风岭(东门坡)、胭脂岭(胭脂巷内)、凤凰岭(城隍庙后);八大寺,即罗汉寺(中山桥旁京口饭店内)、善照寺和龙华寺(均在寿邱山上)、水陆寺(水陆寺巷内)、弥陀寺(弥陀寺巷内)、灵建寺(三五九医院东)、青苔寺(四牌楼万古一人路内)、惠安寺(药师庵巷内)。

“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太平”:对联的上联是指当时的五个巷道:石婆婆巷、磨刀巷、竹竿巷、万家巷、箍桶巷(后演变为古通巷);下联是指当时的五座桥名:范公桥、拖板桥、石浮桥、千秋桥、太平桥。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刘长韬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