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今年91岁的戴云是句容市政府办公室的离休干部。作为一名抗战老兵,这几天他特别忙,先是参加了茅山新四军苏南抗日斗争历史陈列馆开馆仪式,后被省政府邀请参加抗战系列活动,昨天他又来到句容市烈士陵园,悼念昔日的战友。记者一路跟随,听他讲述当年的峥嵘岁月。
13岁当上村儿童团团长
抗战时期,戴云家住句容二区古皇乡,现在是春城西秋圩村,幼年时家里七口人,种着10亩薄地,每年收下的粮食不到半年就光了,剩下的半年只能靠吃地瓜和山芋度日。这样的苦日子,使父亲下决心要让戴云念书,出人头地。戴云的第一位老师是韦贤才,韦老师既是一位师范生,也是位进步人士,在他那里,戴云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最初的革命教育。
当年的句容县二区是一片打游击战的“风水宝地”,这里是一片广阔的丘陵地区,村子不大,山也不高,但是树林和竹林特别多,远看就像一座座林场,白天看不见太阳,夜里看不到村里灯光。而且当地的群众基础不错,便于小部队与敌人开展周旋,易藏身易转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经常到西秋圩村里开展活动,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不做亡国奴的道理,动员群众参军参战,筹集钱粮支援新四军,提供部队给养。他们还在各地组织农抗会和儿童团,教唱革命歌曲。
由于戴云凡事积极肯干,表现突出,1939年他当上了村儿童团团长,到了秋天,各村的儿童团组织成立中心儿童团,在行香柏巷村祠堂召开成立大会,戴云又被选为中心儿童团生活委员。
别看这个小小的儿童团,在当时复杂的环境下,承担的任务可不少呢!戴云负责的儿童团主要任务是配合战地服务团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组织爱国和热爱新四军的节目演出,传递情报,募捐鸡蛋慰劳伤病员。当新四军进驻村里时,还要协助事务长找保长筹粮草,配合新四军站岗放哨。
立“衣冠冢”坚持为战友扫墓
1945年,戴云在父亲的动员下,报名参加了新四军,在句容县二区公所当警卫。八年抗战时期,戴云也从童年成长为青年,再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要江南地区新四军撤出江南,10月份区警备连由副区长马良带领到县警备团集中,由县长凌康带领北撤。戴云随着句容县政府的50多人从延陵出发,经辛丰、姚桥过江到扬中,又渡江到泰兴黄桥镇,参加江南北撤的新四军检阅后,大批部队开始北上。
退休后,每年清明前后,戴云都要到句容烈士陵园给战友们扫墓,这一习惯已经保持了很多年。十年前,他发现自己有两位昔日战友没有墓碑,便主动找到当地民政部门,请求为牺牲的战友立碑。
可是,这件事并不如想象当中这么容易,戴云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跑了很多部门和单位,最终民政部门才同意了。然后,戴云又跑到烈士亲属家中,取来遗物和院中的泥土,满含深情地亲手做成“衣冠冢”,埋在碑下。
让我们记下这两位烈士的名字和事迹:窦老虎烈士,男,1914年出生,句容春城公社袁相大队窦湘村,1938年参加革命,新四军句容第三区中队短枪班战士,1940年茅山因战牺牲;戴小杏烈士,男,1926年出生,句容春城公社袁相大队西秋圩村,1941年6月参加革命,新四军句容一区警卫员,1941年行香时庄因战牺牲。(文/图 竺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