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时政

【央视评论】把“日本质疑”和“手撕鬼子”都扔进垃圾堆

发布时间:2015-08-30 11:5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谈到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时讲的一句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正逐步到来。这场纪念,既是对史实的一次梳理,也是对正确抗战史观的一次巩固。那些不尊重历史事实、不能秉持正确历史观的言行,无论来自哪里,都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潘基文是用正确历史观反驳了“日本质疑”

  28日,日本外务省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决定出席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是一项草率的决定”,要求他“在政治上保持中立”。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针对这一质疑,明确表示,“全世界都在纪念二战这个人类历史上的最大悲剧结束70周年,同时也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回顾历史看看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教训非常重要,同时也应当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这就是我接受习近平主席的邀请访问中国的原因。”

  “回顾历史,看清教训,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走向光明未来”——潘基文此言,若用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就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用这种中国人民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爱好和平的人民所共同秉持的历史观看去,日本外务省28日发出的这一所谓“质疑”,逆历史良知,逆世界潮流,何其荒谬,何其荒唐,只配呆在历史的垃圾堆里。

  70年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把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责归咎于日本人民。但是中国人民始终要求日本政府和一些政治人物,对那场侵略战争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拿出些负责的态度。遗憾的是,总有一些来自日本方面的声音,缺乏基本的、负责任的历史观,挑战人类良知,漠视在战争中深受伤害的各国人民的感情。

  相信不仅潘基文先生会用正确历史观反驳之,每一个持有正确历史观的人,都会这样做。而日本一天不能正确对待历史,就一天卸不下历史的包袱。

正确的抗战史观拒绝曲解、戏说和虚无

  让日本人正确看待这段历史,很重要。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确看待这段历史,更重要。一个国家的历史认知,由“史实”与“史识”共同构建。史实,即历史的真实过程与细节;史识,即看历史的眼光、方法与原则。用正确的史实与史识纪念抗战,至少应头脑清醒地做三种努力——

  拒绝割裂历史、曲解历史、解构历史。讲抗战史的时候,不能割裂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不能割裂8年的全民族抗战和14年的抗战全过程,不能割裂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不能割裂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更不能让观点跑到事实前面,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在史实面前随意剪裁、取舍,把历史变成“可任意打扮的小姑娘”。

  拒绝消费历史、轻薄历史、娱乐历史。那些“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弓箭扫射、石头打飞机”的抗战“神剧”,表面上是把侵略者描写得异常不堪,本质上却是玷污了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战,玷污了抗战先辈们的流血牺牲。还要拒绝用煽情手法或小清新思维,去面对严肃的战争,以及战争中的大是大非。

  拒绝用支流否定主流、用假设否定事实。这些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做法,往往衍生出对历史史实的编造,衍生出历史认知的混乱,挂着“重新发现”、“重新评价”的诱人招牌,却行“历史虚无主义”之实。最终,要么借否定历史来否定现实,通过歪曲历史来路,去否定国家民族已选定的前进方向;要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掉进历史的局部,看不清历史的主流与本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部抗战史里埋藏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脉络,回答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本质问题。纪念抗战,既要注重寻找史料、档案、细节,用史实发言;又要端正历史认知的方式,用唯物史观来看待历史,让历史说话。纪念抗战,既要让一代代中国人看清并铭记那14年抗战岁月,也要努力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有更详实的认知。

  至于那些执拗的、错误历史观的信徒们,以及那些“手撕鬼子”般肤浅的历史传播,只能被我们坚决地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见一次,扔一次。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张晨霞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