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27讯(记者 闫景臻 袁宵)艾德莱斯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其扎经染色技术和绚烂的色彩设计是独有的特征,艾德莱斯绸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的做衣裙的绸料,维语的释义为“飘逸”。
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化遗产,被称为21世纪最后的丝绸手工制作工艺、“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
艾德莱斯原是维族人世代相传的手工艺,但原来仅限于满足自己生活需求,在染色和纺绸技术方面相对滞后,未能与对时代发展的潮流协调发展,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架构下,艾德莱斯传统手工艺有了“新生”。
在新疆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战略下,艾德莱斯产业化的架构有了更加清晰的路子,南疆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南疆妇女们得到了“解放”。
人有事儿干了,有了稳定的收入,维族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社会稳定自然有了积极的条件。
来自喀什疏附县站敏乡的维族妇女麦尔耶姆·纳斯尔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从妈妈和姐姐那里学会了刺绣,贴补家用。麦尔耶姆·纳斯尔是一名思维相对独立的维族妇女,不甘心一辈子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在乡镇干部的感召下,麦尔耶姆勇敢的走了出来,学习缝纫技术,并成为当地有名的裁缝。
随着麦尔耶姆缝纫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乡村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产能过于低下,收入也很有限,政府也出台鼓励创业的政策,再加上麦尔耶姆早就萌生创业的梦想,成立合作社便成了必然的选择。正在麦尔耶姆大干一场的时候,“伟大”的梦想却被现实泼了一瓢凉水。
麦尔耶姆的丈夫阿不都·莫里姆思想保守,并不希望妻子抛头露面参与社会活动,事事需要向他“汇报”,就连妻子回娘家看生病的母亲也要征得同意后才行,并以需要有人操持家务而阻拦妻子追求梦想的步伐。
麦尔耶姆和丈夫阿不都·莫里姆(摄影 中国网/闫景臻)
不仅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合作社的运作资金和场地成为了难题,一时间麦尔耶姆的创业梦想走进了困境。乡镇干部得知她遇到了难题,把麦尔耶姆的实情逐级上报,在当地县委、 妇联、人事局等单位的资金支持下,乡政府解决了场地的问题,麦尔耶姆的服装合作社顺利开业。
此时,“艾德莱斯炫昆仑·名师培训课”走进了喀什地区的疏附县、和田地区的和田市等地区。19名疆内外知名服装设计师,面对面、手把手教授乡村裁缝。
麦尔耶姆有幸成为名师培训课的学员,名师培训让她受益匪浅,在激动中连夜按照老师们的设计理念做了一款大气美观又实用的艾德莱斯手提包。同期学员老师看到连夜做出的时尚包,都被麦尔耶姆感动了。这也让麦尔耶姆明白,艾德莱斯不仅可以做成维族传统服饰,还可以做成手提包、帽子、钱包,甚至可以将艾德莱斯的原素运用到运动鞋和手机壳上。
培训老师孙秀琴对麦尔耶姆说,“你此时的水平比我当年要好很多,你一定会成为更好的设计师”,这番话给麦尔耶姆有了更大的自信,老师的认可让一直被腼腆和自卑包围着的麦尔耶姆泪如泉涌,从来没有人赞美认可过她,长期的压抑和家人的不理解让麦尔耶姆内心情绪得到了释放。
小成就让麦尔耶姆有了大信心,此时的麦尔耶姆的内心已经不是一个家庭妇女或者是小裁缝,而是当地未来的大设计师。
目前,麦尔耶姆的服装合作社有员工35人,厂房300平方米,原来思想保守的丈夫阿不都·莫里姆逐渐转变了观念。家庭收入也从一年5万元上升到现在的10多万元,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丈夫阿不都·莫里姆没有理由反对妻子麦尔耶姆,转而特别支持妻子的事业,并辞去了原先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妻子的事业,成为妻子的得力的助手。
2015年8月22日,在新疆喀什疏附县举办的“艾德莱斯炫昆仑”活动上,上演了一部四幕情景剧《炫变》。故事讲述了一个维吾尔族年轻女性对艾德莱斯无比热爱,对服装设计很有天赋。在挣脱宗教极端婚姻后,脱下黑色罩袍,摘下面纱,学习现代服饰设计和剪裁技术,在“艾德莱斯产品创意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并在政府的帮助下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带领姐妹们自立自强。
情景剧《炫变》剧照。剧中女主人公热孜万古丽的原型就是麦尔耶姆(摄影 中国网/闫景臻)
这个故事的人物原型便是麦尔耶姆,观看演出的观众无一不被麦尔耶姆的善良和追求梦想的坚定意志感动。
麦尔耶姆和丈夫阿不都·莫里姆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他们想要扩大规模、增加工人数量,计划从现在的35人上升到100人,带动更多人就业,而且要购买更加先进的缝纫设备,提高产能,让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
麦尔耶姆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参加“艾德莱斯炫昆仑·名师培训课”的乡村裁缝布威艾洁尔·艾萨很有感触地说:“经过老师们的培训,学习了一些新技术和新理念,我感觉自己的眼睛一下子亮堂了,脑子也开窍了。”
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孙秀琴也是“艾德莱斯炫昆仑·名师培训课”的任课老师,她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我没想到学生这么认真的听课,生怕漏掉一个字!我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想进一步实验,解决艾德莱斯绸掉色问题,为艾德莱斯产业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了希望,也期待着自己教授的技能可以切实解决南疆维族妇女的生计问题,让他们走出来。
28岁的维族妇女阿依古丽曾是一名种地的农民,2014开始学习缝纫技术,家庭式的缝纫作坊客源不稳定,收入时常捉襟见肘。
在新疆自治区网信办“艾德莱斯炫昆仑”活动的影响下,喀什地区疏附县各乡镇都设立了艾德莱斯服饰制作工厂,位于疏附县兰干镇的天美艾德莱斯服装有限公司为维族闲散的女性劳动力找到了就业的出口。
阿依古丽便是该厂的一名缝纫技工。在天美艾德莱斯服装有限公司,阿依古丽有了固定的收入。每个周六日休息,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可以有1200元的收入,这在当地维族家庭可以说是中等收入,如果完成了工作量,阿依古丽最多可以拿到1800元工资。
在疏附县兰干镇天美艾德莱斯服装有限公司工作的阿依古丽(摄影 中国网/闫景臻)
和麦尔耶姆一样,阿依古丽也有幸成为了“艾德莱斯炫昆仑·名师培训课”的学员,不仅能当裁缝,还可以设计服装。
阿依古丽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自从参加了名师课,让她对艾德莱斯有了更新的认识:艾德莱斯是维族的宝贝,我们要靠自己努力,将这个宝贝传下去。
好政策助推南疆百姓增收致富,这对去除宗教极端思想,对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800多名南疆乡村妇女接受了现代服装技术培训,通过辐射带动,为南疆艾德莱斯产业发展和服装产业发展储备了一批技能型工人。改变了南疆一些妇女不当家、不出门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维吾尔女性穿上靓丽的艾德莱斯,通过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路。
中国网8月27讯(记者 闫景臻 袁宵)艾德莱斯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其扎经染色技术和绚烂的色彩设计是独有的特征,艾德莱斯绸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的做衣裙的绸料,维语的释义为“飘逸”。
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化遗产,被称为21世纪最后的丝绸手工制作工艺、“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
艾德莱斯原是维族人世代相传的手工艺,但原来仅限于满足自己生活需求,在染色和纺绸技术方面相对滞后,未能与对时代发展的潮流协调发展,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架构下,艾德莱斯传统手工艺有了“新生”。
在新疆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战略下,艾德莱斯产业化的架构有了更加清晰的路子,南疆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南疆妇女们得到了“解放”。
人有事儿干了,有了稳定的收入,维族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社会稳定自然有了积极的条件。
来自喀什疏附县站敏乡的维族妇女麦尔耶姆·纳斯尔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从妈妈和姐姐那里学会了刺绣,贴补家用。麦尔耶姆·纳斯尔是一名思维相对独立的维族妇女,不甘心一辈子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在乡镇干部的感召下,麦尔耶姆勇敢的走了出来,学习缝纫技术,并成为当地有名的裁缝。
随着麦尔耶姆缝纫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乡村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产能过于低下,收入也很有限,政府也出台鼓励创业的政策,再加上麦尔耶姆早就萌生创业的梦想,成立合作社便成了必然的选择。正在麦尔耶姆大干一场的时候,“伟大”的梦想却被现实泼了一瓢凉水。
麦尔耶姆的丈夫阿不都·莫里姆思想保守,并不希望妻子抛头露面参与社会活动,事事需要向他“汇报”,就连妻子回娘家看生病的母亲也要征得同意后才行,并以需要有人操持家务而阻拦妻子追求梦想的步伐。
麦尔耶姆和丈夫阿不都·莫里姆(摄影 中国网/闫景臻)
不仅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合作社的运作资金和场地成为了难题,一时间麦尔耶姆的创业梦想走进了困境。乡镇干部得知她遇到了难题,把麦尔耶姆的实情逐级上报,在当地县委、 妇联、人事局等单位的资金支持下,乡政府解决了场地的问题,麦尔耶姆的服装合作社顺利开业。
此时,“艾德莱斯炫昆仑·名师培训课”走进了喀什地区的疏附县、和田地区的和田市等地区。19名疆内外知名服装设计师,面对面、手把手教授乡村裁缝。
麦尔耶姆有幸成为名师培训课的学员,名师培训让她受益匪浅,在激动中连夜按照老师们的设计理念做了一款大气美观又实用的艾德莱斯手提包。同期学员老师看到连夜做出的时尚包,都被麦尔耶姆感动了。这也让麦尔耶姆明白,艾德莱斯不仅可以做成维族传统服饰,还可以做成手提包、帽子、钱包,甚至可以将艾德莱斯的原素运用到运动鞋和手机壳上。
培训老师孙秀琴对麦尔耶姆说,“你此时的水平比我当年要好很多,你一定会成为更好的设计师”,这番话给麦尔耶姆有了更大的自信,老师的认可让一直被腼腆和自卑包围着的麦尔耶姆泪如泉涌,从来没有人赞美认可过她,长期的压抑和家人的不理解让麦尔耶姆内心情绪得到了释放。
小成就让麦尔耶姆有了大信心,此时的麦尔耶姆的内心已经不是一个家庭妇女或者是小裁缝,而是当地未来的大设计师。
目前,麦尔耶姆的服装合作社有员工35人,厂房300平方米,原来思想保守的丈夫阿不都·莫里姆逐渐转变了观念。家庭收入也从一年5万元上升到现在的10多万元,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丈夫阿不都·莫里姆没有理由反对妻子麦尔耶姆,转而特别支持妻子的事业,并辞去了原先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妻子的事业,成为妻子的得力的助手。
2015年8月22日,在新疆喀什疏附县举办的“艾德莱斯炫昆仑”活动上,上演了一部四幕情景剧《炫变》。故事讲述了一个维吾尔族年轻女性对艾德莱斯无比热爱,对服装设计很有天赋。在挣脱宗教极端婚姻后,脱下黑色罩袍,摘下面纱,学习现代服饰设计和剪裁技术,在“艾德莱斯产品创意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并在政府的帮助下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带领姐妹们自立自强。
情景剧《炫变》剧照。剧中女主人公热孜万古丽的原型就是麦尔耶姆(摄影 中国网/闫景臻)
这个故事的人物原型便是麦尔耶姆,观看演出的观众无一不被麦尔耶姆的善良和追求梦想的坚定意志感动。
麦尔耶姆和丈夫阿不都·莫里姆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他们想要扩大规模、增加工人数量,计划从现在的35人上升到100人,带动更多人就业,而且要购买更加先进的缝纫设备,提高产能,让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
麦尔耶姆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参加“艾德莱斯炫昆仑·名师培训课”的乡村裁缝布威艾洁尔·艾萨很有感触地说:“经过老师们的培训,学习了一些新技术和新理念,我感觉自己的眼睛一下子亮堂了,脑子也开窍了。”
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孙秀琴也是“艾德莱斯炫昆仑·名师培训课”的任课老师,她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我没想到学生这么认真的听课,生怕漏掉一个字!我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想进一步实验,解决艾德莱斯绸掉色问题,为艾德莱斯产业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了希望,也期待着自己教授的技能可以切实解决南疆维族妇女的生计问题,让他们走出来。
28岁的维族妇女阿依古丽曾是一名种地的农民,2014开始学习缝纫技术,家庭式的缝纫作坊客源不稳定,收入时常捉襟见肘。
在新疆自治区网信办“艾德莱斯炫昆仑”活动的影响下,喀什地区疏附县各乡镇都设立了艾德莱斯服饰制作工厂,位于疏附县兰干镇的天美艾德莱斯服装有限公司为维族闲散的女性劳动力找到了就业的出口。
阿依古丽便是该厂的一名缝纫技工。在天美艾德莱斯服装有限公司,阿依古丽有了固定的收入。每个周六日休息,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可以有1200元的收入,这在当地维族家庭可以说是中等收入,如果完成了工作量,阿依古丽最多可以拿到1800元工资。
在疏附县兰干镇天美艾德莱斯服装有限公司工作的阿依古丽(摄影 中国网/闫景臻)
和麦尔耶姆一样,阿依古丽也有幸成为了“艾德莱斯炫昆仑·名师培训课”的学员,不仅能当裁缝,还可以设计服装。
阿依古丽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自从参加了名师课,让她对艾德莱斯有了更新的认识:艾德莱斯是维族的宝贝,我们要靠自己努力,将这个宝贝传下去。
好政策助推南疆百姓增收致富,这对去除宗教极端思想,对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800多名南疆乡村妇女接受了现代服装技术培训,通过辐射带动,为南疆艾德莱斯产业发展和服装产业发展储备了一批技能型工人。改变了南疆一些妇女不当家、不出门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维吾尔女性穿上靓丽的艾德莱斯,通过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