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镇江籍国画大师戴敦邦“省亲”

发布时间:2015-08-21 00:1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昨天,在金山湖举行了中国邮政《鸳鸯》特种邮票的首发仪式。现场来了很多集邮爱好者,其中不少专程从周边城市赶来,大家都为了同一个人而来——镇江籍国画大师戴敦邦。

戴敦邦出场之后,现场响起了自发的掌声,这掌声代表了戴敦邦在家乡父老面前的影响力。他为此次首发仪式助兴而来。活动现场,他也给各地邮迷朋友们签了名。

他说,“我就是镇江普通的山民”

昨天的邮票首发仪式上,今年77岁的戴敦邦是最后一位发言者。他不用讲话稿,面对镇江的父老乡亲,他说出了一番言词恳切之谈,令在场的市民和邮迷掌声雷动。

戴敦邦说,这次为邮册签名而来,但其实他并不是这枚新邮的设计者,承中国邮政集团镇江市分公司的好意,特地为这次新邮设计了邮册,由他来签售。在他的印象中,镇江人特质首先是“实在”,也就是“说一是一”。这一直也是他的性格,说话耿直,有时甚至是不讲情面,这样的性格在上海滩就很少见了。“其实,我就是镇江普通的山民。”

因为是国画大师,所以戴敦邦对这次由中国邮政集团镇江市分公司主导设计的邮折有话要说。“这本邮折的设计很不错,与新邮搭配和谐,水准很高,而且设计时间很短,前后只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我还记得看设计稿的样子,结果一周之后印刷精美的邮册就出来了,速度之快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而且设计水平确实很高,我看比北京总公司设计的邮册要精美,我很佩服镇江人。”

而对自己的绘画,戴敦邦也表现地相当自信:“戴氏绘画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了,也可以理解为绘画的一种风格,也是我做人追求的方向。当然现在,我不是孤军奋战了,已经有了一个团队,如果家乡父老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地方,我一定两肋插刀。”

这样一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开场白”,使现场立马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他是“白蛇传”文化的传播者

作为丹徒石马人,戴敦邦与镇江的渊源颇深。比如在西津渡,就有他精心绘制的32幅观音妙像,迎来各地游人的赞誉,这其中就有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的点赞。

而镇江作为白蛇传的故乡,戴敦邦的众多关于白蛇传的绘画作品,都被搬上过邮票。其实,镇江市民间文化艺术馆内的诸多白蛇传作品,原稿很多出自戴敦邦大师之手。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蛇传”文化的传播者。

时至今日,戴敦邦的《白蛇传》绘画版本,不仅被搬上了邮票,还被搬上了各类书籍、报刊、杂志和连环画,印刷成为各种充值卡、邮币卡。而戴敦邦自己也看重这一点,昨天在交流中,戴敦邦表示,他是一个爱家乡的人,一直记挂着家乡的人物,所以最喜欢的作品,是和镇江有关的“白娘子与许仙”。

也因此,昨天在金山湖现场,戴敦邦有一个地方非去不可,他特地参观了金山湖景区内《白蛇传》传说展示馆。戴敦邦在介绍人的讲解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四个展厅,边看边询问,而且问的特别细,绝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走马观花”。比如,他问道:“白娘子的原型最早是出自那部书?”“出自明代冯梦龙编纂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讲解员对答如流的回答让老爷子很是高兴。

这样一番对话,可以看出国画大师戴敦邦浓郁的家乡情结。参观完《白蛇传》传说展示馆,老爷子总体很满意,但也有几点遗憾:其一是展示馆里面没有《白蛇传》邮票展示;其二是如果能再增加一些镇江籍画家的白蛇传题材绘画作品就更好。

而第二点的意思是,他的作品可以多放一点进去,从中可见大师诙谐幽默的性格。

他是中华文化的解读者

当然,国画大师戴敦邦的兴趣不仅仅是一个“白蛇传”,他的绘画版图其实相当“博大精深”。

熟悉戴敦邦的人都知道,他是画《红楼梦》最多的画家,曾前后五次创作红楼梦题材,画过《红楼梦人物百图》、《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等;他画过《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戴敦邦水浒人物谱》;也画过《西游记》和《三国》;他还画过《戴敦邦古典文学名著画集》等。

而完成《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金瓶梅》五部巨著“大满贯”人物创作的画家,戴敦邦可谓中国第一人,同时,经过这些年的传播和积累,这些作品早已享誉海内外,成为“戴氏画风”的重要载体。

此外,戴敦邦出版过《新绘中国风情人物》六大本,以其炉火纯青的国画艺术语言,原原本本地演绎了1000多位中国文化宝库中上自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中及唐诗宋词、下至元明清戏曲小说中的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

因为这些作品,戴敦邦被外界贴上了历史人物画家的标签,在人们记忆中,古典传统人物画已成为海上戴敦邦的艺术符号。这些年,虽然已经高龄,但国画大师戴敦邦仍然在这条路上飞奔,而且是“与时俱进”。

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时代需要,戴敦邦又欣然受命各种创作,他创作了《中华民族人物谱》和《辛亥历史人物谱》。前部共绘56幅,反映了我国56个民族的特点,成为庆祝建国60周年的献礼产品,后部绘人物百图,尽显辛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这两次重大现代题材的创作,是戴敦邦画风一次成功的现代转型,同时,更使他作为一位人民艺术家的形象得到了确定。

他的画“会说中国话”

戴敦邦有一枚钤印是“民间艺人”,时至今日,很多人觉得这个称号与戴敦邦的实际身份不符,但大师自己并不这么看。昨天面对媒体,他表达了心声。

戴敦邦表示,“民间艺人”是他对自己社会角色的一种定位。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去了敦煌,看到那么恢宏的敦煌壁画,惊呆了,如此伟大的作品,它们的创作者都是不知名的民间艺人,根本不是什么大艺术家。从敦煌回来之后他就想,原来民间艺术才是最好的艺术。他也不要做什么大艺术家,他的作品要让普通人接受,从此他就开始用这一款钤印,如此称呼自己,也觉得心安理得。

圈内的人都知道,戴敦邦的起步确是俗称“小人书”的连环画。

戴敦邦14岁便开始连环画创作,作品《小银燕》《五彩路》在1962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创作评奖就上了榜;后来,《陈胜吴广》摘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插图二等奖;1980年,英文版《红楼梦》插图、《西厢记》条屏、《逼上梁山》获全国连环画创作二等奖。但戴敦邦并不因为“小人书”而看轻它,相反为其争得了更大荣誉。

对戴敦邦一路走来的画风,前辈华君武曾“一语中的”:“戴敦邦是当代有数的连环画家。鲁迅曾预言连环画要出大画家,我看戴敦邦就是其中的一个。”对戴敦邦的画风,中国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蔡若虹有一句评价:“戴敦邦的画儿会说中国话”,可谓是对其最好诠释。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国画大师戴敦邦从艺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个甲子,从其新作来看,他始终对艺术创作保持着旺盛的追求。对此,戴敦邦解释,对于民间艺人,自我感觉是非常重要的,他始终很满足于自己民间艺人的身份,如果没有这种认同感,可能几十年也做不成东西。(竺捷)摄影 竺捷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邓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