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时政

能上能下 优进劣退(前沿观察)

发布时间:2015-08-04 12:0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黔西南:干部不胜任,召回!

    本报记者 汪志球 黄 娴

    37岁的王琴(化名)这半年养成一个习惯:每读到一条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新政策就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不时翻看,在旁边做些备注。习惯的养成源于今年1月被县里“召回”的一次经历。

    2014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专项检查组发现册亨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系统管理混乱、监管不力,导致学校未按月发放资助金。2015年1月,册亨县教育局对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王琴作出警告处分的决定,并将她列为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对象。

    “这次召回对我是一种警醒,是事情还没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前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王琴说,“被召回”后工作状态发生了“质变”。“注重学习”“认真负责”“吃透政策”,是目前单位同事对王琴的普遍评价。

    长期以来,干部任用面临能“上”不能“下”的局面,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创新推出“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截至今年4月,全州7.5万多名干部已有1668名不胜任干部被召回,其中召回干部中改非(由领导岗位调整为非领导岗位)或免职165人,待岗67人,辞退或解聘27人,余下培训完回原岗位工作。

    州党委书记张政说:“召回制度就是要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在现有干部管理体制内放入一条鲶鱼,激活一池春水。”

    目标明确,但如何召回?在州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梁喜明看来,设立干部召回标准是前提。率先实施该制度的兴仁县梳理出“工作被省、州、县‘一票否决’”等10余种情形。在兴仁县有效探索的基础上,黔西南梳理出“工作不在状态”等30种“召回”情形, 并出台配套措施和细则,明确执行标准和基本方法。

    召回以后怎么办?梁喜明介绍,依照干部管理权限,通过不同渠道提出对被召回干部的安排建议,并根据情节轻重,采取集中教育、跟踪考察、组织处理等方式进行管理。

    为确保“召回”效果,黔西南紧扣“四子”要素,多管齐下:“面子”上,凡进入学习班的,在机关单位、报刊电视等公开曝光;“票子”上,视情节轻重扣发部分或全年绩效奖金;“帽子”方面,对发现和查实的作风问题“零容忍”,一律纳入“召回”管理;“板子”方面,对跟踪考察仍不合格者,采取转岗、免职、降职、降级、待岗、辞退、解聘等方式进行处理。

    “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进行‘回炉’修炼,加强教育、改造,‘合格’后再投放‘市场’。”州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建勋表示,召回并非“一棍子打死”,州党委建立“召回干部”跟踪管理制度,对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特点,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等规定调整到合适岗位,甚至提拔使用。

    “召回让‘为官不为’者无处藏身、无法安生,打破了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惯例” ,州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穆嵘坤表示,唯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一切从实,召回的干部才会越来越少,担当有为的干部才会越来越多。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