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舆情

总理关注“城市看海”凸显多重意义

发布时间:2015-07-31 09:5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7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常务会议上说,“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的地下管廊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7月30日《新京报》)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这是目前不少城市的鲜明写照。城市“逢雨看海”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总理提及,这说明此现象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最近多地出现强降雨,让一座又一座城市陷入内涝之困,城市排水防涝再成焦点。据国家防总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已有41座城镇遭受内涝。汛期到来,城市“看海”已成某些地方的“新常态”。“街上游泳”“路边捉鱼”“汽车漂浮”、小区住宅楼一夜之间成“海景房”等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面对“城市看海”,是时候想方设法改变这一窘境了。

    总理关注“城市看海”,说明了完善防涝体系是政府以人为本、实施“善治”政策的必修课题。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由是观之,治理“逢雨必涝”已显得刻不容缓。

    总理关注“城市看海”,说明了城市在完善防涝体系上还有许多“功课”亟待费心费力。尤其是今年多个城市遭遇的洪涝灾情无不在警示我们,必须正视城市内涝问题的严重性,且尽快拿出解决办法,去应对城市“逢雨看海”的新挑战。比如,去年广东省发布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广州、深圳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不止是广东,不少地方也出台了类似规定,各展奇招积极应对“城市看海”。

    总理关注“城市看海”,说明了治理“逢雨必涝”,已成为城镇化快速发展亟须扫清的一道障碍。台湾文化名人龙应台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去建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来才能看出真面目来。”

    一言蔽之,总理关注“城市看海”,释放出从“善治”到“善政”的多重积极意义。如何设法建立一个完善的防涝体系,交出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善治智慧。当务之急,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亟须扭转“重地上轻地下”的发展理念,再者需要脚踏实地去调研、科学理性地思考、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如此才能及早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找到城市看海的根治“药方”。(黄春景)

来源: 作者:春景  责任编辑:张明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