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第三届“魅力之光”杯全国中学生核电科普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同学领取奖杯和证书。未来网记者 巩帅 摄
核工业创建60年,一个甲子消不掉恐慌和疑虑
2015年,是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今年,也是我国核事业突飞猛进的一年。3月29日10点58分,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二期工程5号机组开工,业内欢欣鼓舞。有专家预测,此番重启将预示着我国核电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然而,与核技术发展不同步的是,一个甲子过去了,人们对核的印象始终停留在辐射、污染、泄露等负面信息上,恐惧与无知并存,许多常识性问题都存在误区。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偶发事故,但总体风险可控,何况我国有着较为丰富的运营和技术经验,只要对我国第三地核技术稍加了解,就明白安全系数之高,世界领先,远不该到了“谈核色变”的地步。
国家核安全局副司长谭民强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核电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安全问题,一是公众接受的问题。”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发展核电,首先要解决群众恐慌,要让公众有基本的了解,如果对这个项目毫不知情,突然某一天宣布选址就选在离自己家不远的地方,肯定会产生猜疑和排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也有着相似的观点。他告诉记者,在今后的核电发展中,不排除当地群众有抵抗情绪,这也是公众风险认知的一种常见现象,即大家面对比较熟悉的风险,尽管风险概率比较高,也不会有太多恐慌;但对于不太熟悉的风险,即使发生概率比较低,也有恐惧心理。核电虽然发生事故的概率不高,但大家对核电不熟悉,因此还是比较担心的。
薛澜认为,消除公众的恐惧感,关键还在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在相关各方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风险治理机制。一方面,要充分让公众了解中国能源及环境方面的国情,让大家了解核电项目设立的利弊;另一方面,也需要向公众说明中国在核安全监管方面所具足够的能力,建立信任,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感。
从官方到专家,无不将问题指向了“公众认知”。经了解发现,核电站周边的民众因为当地对宣传的重视,对核电站、核技术能有正确的认识,至少知道,一座核电站正常运行的状态下所产生的辐射量,并不比坐一次飞机接受的辐射更高。以核电站为中心,科普效应呈递减态势,直到内陆,当他们的亲人表明自己去参观核电站时,会表示担忧,第一句嘱咐大多是:“当心辐射。”
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申立新坦言,核知识的科普工作还要提升。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甚至人体本身就会产辐射。中国核学会在宣传上,尤其是青少年核知识的科普上做了很多努力。通过制作动漫、宣传册、线上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广大中小学生宣传。尽管收到很好的反馈,也有明显效果,但力度还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