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国家“王牌”,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与国家使命贴得那么紧。
在这里,有不少的博士、硕士,但都有一个称呼:守护国宝的卫士、战士。
军营在大山之间,阵地在岩层之下,“隐身”成为一种常态。密闭生存防护训练,在“玻璃罐”一样的阵地里一待就是数十天,官兵在挑战生理极限中等待“威震雷霆”之时。
守在岩层深处,地处信息孤岛,一代代“导弹守巢人”用忠诚坚守诠释着“强国梦”“强军梦”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官兵视使命为生命,以战天斗地的精神练兵备战,共同铸就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略铁拳,一次次圆满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重大任务。
他们就是英雄,他们,是最美大国仗剑人!
地宫里的升“太阳”仪式
清晨,一轮“红日”慢慢升起。不在浩瀚的海平面上,也不在连绵的群山之巅,而是在深山导弹洞库墙壁上。
班长王进向“太阳”敬了一个军礼,喃喃地说:“新的一天,早安!”
当兵到该旅,就走进了“周边山连山、头顶一线天”的世界:冬季,十天半月难见太阳踪影,夏季,每天也只能2个多小时见到阳光。中士梁显刚清晰地记得,第一缕阳光会照在饭堂墙壁的第9块瓷砖上,最后一缕会从窗户下沿慢慢隐去。
长时间的时空错乱,许多新来的官兵常常发出“今夕是何年”的感叹。没有白天黑夜,难辨日月晨昏,官兵把手表换成24小时制的闹钟,用水彩笔画出一个红彤彤的太阳,每天清晨准时“升”起在战斗岗位。
“缺少阳光的生活会让我们身体缺钙,但只要精神的钙质不流失,灵魂深处就永远充满阳光。”讲得十分轻松,笑得如此坦然,听得让人心中一凛。每一个到过导弹阵地的人,无不对这轮“最美的太阳”肃然起敬。
“抬头一线天,脚下乱石滩;极目百步远,出门就爬山。”这是该旅技术营阵通连驻地的真实写照。一名新毕业排长刚到那里,为了与女朋友说上几句悄悄话,一口气冲到山顶,把手机挂在树枝上,试图寻找微弱的漂移信号,最终失望而归。某导弹阵地四周高山环绕,日照时间只有2小时,官兵每天捧着洗过的衣服追太阳,不但没有怨言,还生发出“身体虽缺钙,精神有富矿”的豪情。
战士陈健入伍前是个“富二代”,家中跑车就有3辆,每月零花钱动辄上万元。他选择当兵时,家人朋友很不理解:“值得吗?”
第一次上岗值勤,营长带他来到操作岗位前。几米宽的平台,一排密密麻麻的指示灯,这便是无数“国宝卫士”坚守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战位。
“别小看这几米,岗位虽小却系着大使命,守好它就是守好了大国‘核心’,守住了万家安宁!”营长一席话,让陈健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那天夜里,他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忠诚,是身陷囹圄、面对酷刑的坚贞不屈;是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的大军涌动;更是日复一日、无怨无悔地默默坚守。”
“金牌号手”是怎么炼成的
这个士官引人注目:
导弹起竖后,他离导弹最近;发射倒计时中,他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号令下达后,他摁下“点火”按钮。他就是被官兵誉为“金牌号手”的康平,2次亲手将大国长剑送上苍穹。
摁动“大国神剑”核按钮的手,会是只什么样的手?
“金牌号手”的起点十分平凡。刚入伍时本想找个舒适的岗位,直到看见长剑起飞壮烈场面才开始转型之路。面对百余张电路图,他像攀岩一样发起了冲锋,一点一线一步一动,终于登顶发射专业头名宝座。
有次发控台瞄准控制器失效,他敏锐地判断出是一个元器件焊接不干净,加热时间长所致,为这款控制器的再生产提供了优化方案。
康平的转型突破化蛹成蝶,铸就了他的慨然底气。
导弹部队千人一杆枪,不仅要求每人过硬,还必须做到每个细节无懈可击。在导弹部队,战位的兵都统一称为“号手”,士官陈俊峰就是一位“耳聪目明”的号手。
在一次测试时,陈俊峰听到仪表异响,顶住专家质疑提出重测,并找到故障点。一时间,陈俊峰的“耳功”名扬发射场。
陈俊峰还有不凡的“眼功”。一次演练,面对导弹发控台上数十个显示灯的不停闪烁,他敏锐捕捉到2个灯亮的顺序颠倒。一查,原来是发控台有个潜通路。陈俊峰一双利眼,及时解除了后患。专家感慨,几十年了,“东风精神”依然光芒不减。
为了让尖子人才多起来、硬起来,该旅从2006年起每年组织“十大创新成果”评比,广泛开展“问不倒”“一口清”“一摸准”练兵活动,推动了人才队伍快速成长;制定人才培养三年规划,构建“总体型人才领头、权威型人才保底、通用型人才应急”的实战化技术人才保障体系,一举破解一线作战部队缺少“大家、高手、权威”的问题。
“老兵阶梯”的故事
隐匿于群山之中,山峦无声使命有痕。
在发射一营控制连上楼下楼的每个台阶侧面,都印有一名老兵的照片和简要事迹,被称为“老兵阶梯”。“东风第一枝”的精神也在这里传承——
赵平普是该旅刚退休的老兵,他的“战场”在一段连接指挥中枢和导弹阵地的通信线路上。25年前,他带着妻子组成“夫妻哨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近百公里的巡山线路,成了他们每天生活的轨迹。哨所年年被评为“红旗哨所”,赵平普荣立了一等功,还被评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退休后,他仍然经常到巡山线路上走一走,他说:“心在这里,过来走走就很踏实。”
发射四连连长瞿江,父亲曾是一名为导弹筑巢的工程连指导员,当年施工建设的坑道,正是他现在驻守的导弹阵地。父子两代人,同守一条沟,时隔25年,瞿江接过的不仅是导弹阵地,更是父辈的“精神衣钵”。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钻山沟、守国宝,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这样的荣耀。”
四级军士长赵东山,从事专业危险,经常穿戴防护装具,只身钻入罐体清理残液,超负荷的工作,曾让他多次累倒在岗位上。但为了导弹的绝对安全,天天与艰险打交道,他从不犹豫,一干就是16年,10多次排除重大险情,成为天天与死神打交道的“钢铁卫士”。
2013年底,副旅长李红武和邵国宸同时接到转业通知,而他们此时一个在千里之外的演兵场“仗剑出征”,一个在大山深处坑道里“枕戈备战”,没有商量、没有约定,他们同时选择了留下,推迟40多天离队,直到任务圆满完成。
精神的传承,润物无声!官兵们说,爱上“东风第一枝”,我们有N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