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找出“互联网+”中的“+”,虽然互联网为一切产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但是不排除一些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互联网发展的转型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需要技术革新,更需要建立在不断革新技术上的持续性和不间断性。因此,找准“+”的是什么,不但可以减少资金成本,也能减少时间成本,能够让企业在短期内实现转型升级。“互联网+”其实也包含了“互联网—”,要求企业从长远着眼,勇于打破不适宜的发展模式,勇敢淘汰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的工业项目,在逐步推进转型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探索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是制度配套,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具有指导性,但是要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制度,还需要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亲力亲为。国家不可能摸清每个企业的情况,但是地方政府就可以全面掌握每个企业的“家底”,因此制度建设上需要细化。在这个方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三个重点。一是重点针对效益好、前景好、基础好的企业,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其加快转型速度和力度;二是重点针对效益好、前景好、基础薄弱的企业,通过政策倾斜,为其增加转型升级的“底气”;三是重点针对效益不好的企业,引导这些企业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顺利搭上互联网产业的“顺风车”。
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进入互联网工业时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更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实现的,需要国家、地方和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国家大力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互联网发展战略两大优势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北工业一定能够化茧成蝶,成为互联网工业的排头兵和先遣部队,并且一定能够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翻开崭新的一页。(李丁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