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舆情

把“新常态”理解得再深些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常态”已经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日常用语”,使用频率极高。这对调整发展思维、转变发展理念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我们也发现了一种倾向,少数干部稳增长不利、抓发展无力时,也会拿“新常态”做挡箭牌,简单地把适应新常态等同于“适应低速发展”、甚至是“适应不发展”。这是对新常态的误读与曲解,不及时纠正,会混淆是非、扰乱视听,对打赢“稳增长、促改革”这场硬仗百害而无一利。

    新常态,是对中国发展模式进入大转型阶段的精炼概括。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我们的发展已经从“低保障、低生态、高增长”的旧模式,逐步向“高保障、高生态、中高速增长”的新模式转换。这种转换,既是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我们应对新挑战的主动作为。这种转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一场全新考验。具体来说,在经济建设上,必须从要素刺激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直接干预向杠杆调解转变,既不能靠贱卖土地、贱卖环境换取GDP,也不能把“政府之手”伸到企业围墙之内,拔苗助长帮助企业搞发展;在社会建设上,必须回归本职,既不要像家长一样包办一切,也不能向社会甩包袱,属于政府的义务和职能,一定要坚决干好管好;属于社会的责任与权益,一定要坚决放手放权。一言以蔽之,以前的发展,靠政府做“加法”;当前的转型,主要靠做“减法”,以“松绑”放权的形式,激发市场与社会的活力。

    各级党员干部深度理解新常态,必须防止三种思维倾向。一是把新常态等同于“不发展”。理解“新常态”必须要有常态思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唯GDP”绝不是不要GDP;不看中充满水分的增长数据,也绝不是不要增长,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二是把新常态等同于“不作为”。“新常态”绝非要政府无所作为,而是要政府在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提升服务上“大有作为”,将以前不该为、乱作为的地方纠正过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更优的环境。三是把新常态看做“大困难”。看清“新常态”当然要看清发展的困难,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到转型的机遇、改革的机遇和发展的机遇,多一点机遇和创新思维,多一点进取和责任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不负这个“美好时代”,在大转折中写下属于镇江、属于自己的精彩一笔。(辛 平)

来源: 作者:辛 平  责任编辑:张明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