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小候鸟”的暑假,换个地方继续留守

发布时间:2015-07-09 05:0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5日上午,丹阳市云阳街道全福路小区,笔者敲开老乡李小波的门。敲了七八下没人开门,正准备离开,旁边的玻璃窗门轻轻推开了。李小波九岁儿子李敏试探性地向外望了望,一眼认出了笔者(因为李敏每年放暑假来丹阳,笔者也常常去他家)。“叔叔,叔叔,我来开门,我来开门。”

“我爸妈都不在,上班去了,我爷爷刚出去买菜去了,马上会回来。”这家人来自湖北咸宁,这孩子一口标准的家乡话,透出几许成熟。

每年夏天,都有大量像李敏一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老家暂停留守,如候鸟般,来到父母工作的城市。然而,正像李敏说的,就算到了他爸爸妈妈身边,他还是常常见不到爸爸妈妈。大人们早出晚归,很多孩子被迫再次留守在居住地。

孩子说 爸爸妈妈总是忙

李敏的爸爸妈妈在丹阳全福路开了一家小餐馆,已经经营了5年。每到暑假,他和爷爷都会被接到丹阳来,和爸爸妈妈一起过。

“丹阳好玩,去年,爷爷带我去了‘天地石刻园’、‘市民广场’、‘季子庙’……”说起这些,李敏眼神里仍然充满了期盼。“我很想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玩,但他们总是忙,抽不出时间。”

在丹阳市开发区崦东路郭家村,类似小敏一样的“小候鸟”,有100多个。他们的父母,有的上班,有的经商。他们暑假来丹阳后,个别有家人陪着,个别只能留守在家,还有的上了暑期兴趣班。

来自湖南岳阳的叶朋,今年10岁,大人们的忙碌,让叶朋只能“自力更生”,今年7月4日来到丹阳市开发区崦东路郭家村,叶朋便独自带着比他小两岁的妹妹叶娇。去菜市场买菜、烧中饭、洗衣等,叶朋全部自已完成。

“已经习惯了!”叶朋说,他和妹妹在老家的一所乡村小学上学,爷爷前几年去世了,年迈的奶奶体弱多病,从他7岁那年,他就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事。

在丹阳市云阳街道华南村的痴树花自然村,9岁的陈燕,来自山东省商河县的农村。父母5年前在南门菜市场卖菜。今年,她与表妹在附近一起上了一家舞蹈兴趣班,她高兴地说今年很幸运,“往年,我与表妹只能天天待在家里看电视。”

家长说 总免不了时时担心

“小候鸟”们暑假来丹阳后,因白天没有家人照管,遭遇“再留守”后,潜伏在身边的各种危险在悄悄产生。

丹阳市云阳街道石城村朱家自然村,来自江西省铜鼓县的王小琴,今年12岁。每天早上,她总能听到爸爸妈妈离开,留下她和妹妹两个人在家里。这个12岁的小姑娘,便穿衣起床,准备给自己和8岁的妹妹做早饭。

王小琴所在的这个丹阳市郊的村子的一角落,是一个废品回收地,租住在这里的20多名外来人员在这里收废品。

走进去,里面的大部分空间,也堆积着硬纸壳等各种废品。王小琴正在院子里一角落的厨房里,用打火机点火做饭,她说,“在老家,都是用电磁炉烧菜,在这里,不习惯用煤气灶。”

“生意忙碌,常常顾不上管小孩。”王小琴爸爸王辉说,“我们也经常跟她说,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乱吃陌生人的东西,注意安全。”

“作为父母,不能时刻看着她们,总免不了时时担心。”王辉一脸无奈,“但愿天天平安。”

丹阳市云阳街道阜阳社区新二村,来自湖北宜昌的朱青,今年11岁。5年前,他的父母来丹阳城北农贸市场经营蔬菜。今年7月5日他与妹妹来丹阳后,不仅要照顾妹妹,还有每天中午和傍晚把饭烧好,送给在经营蔬菜的爸爸妈妈吃。

令人担心的是,从朱青租住地到城北农贸市场,要穿越一条公路。朱青说,因没有红绿灯,他和妹妹每次穿过这条路,都捏了一把汗。

专家说 别忽视孩子的情感

“除了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问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耿振美老师说。暑假期间,孩子从千里之外的老家来到城市与父母团聚,借此开阔视野。这是很多在城市务工的家长最真实的愿望和想法。“但因父母工作太忙,没时间照管孩子,他们可能会忽视孩子内心情感的需求。”

耿振美老师说,暑假时机是一个很好的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机会。她建议当地一些社区,可组织志愿者开展一些亲子交流活动,一方面,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另一方面,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

耿振美老师最后建议,针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特殊学习、生活、心理问题,政府、社区、这会公益机构,应齐心努力,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有一个安全的、快乐的童年。(佘记其)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耿业宏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