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27、28日两天,团结村俞甲组的300多位村民已经全部撤离。丹徒区宝堰镇的后庭小学是我们的安置点,没法去亲友家的村民,都可以去安置点,方便面、饼干等物资都已配备好。”昨天上午11时,大雨倾盆,宝堰镇团结村书记李金华正在胜利河旁巡堤,当时,2处管涌的险情已基本控制住,但他不敢懈怠,一直在坝上观察着水位。
团结村俞甲组与胜利河相邻,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转移村民迫在眉睫,但村民们的不理解增加了工作难度。
“我负责的俞甲东片区的俞大毛老人,今年70多岁了,舍不得家里的东西,再加上行动不便,怎么劝都不愿走。我们帮他把物品转移到2楼安全处后,和他的儿女一起做他的思想工作,凌晨2点才把老人背出了家,送到安置点。”这两天,团结村副书记胡建新的嘴皮子都要说“破”了,村里的一个养猪大户也是在胡建新表示会用机械设备把猪圈做好防护后才撤离。
大雨给了团结村一个短暂的反应时间,但对宝堰村却是“不留情面”。27日下午3点,宝堰村70多户人家被淹,很多村民只能在自家二楼避难。得知这一消息,村书记姚志兵立即通知民兵营长马恒带着60人的民兵应急抢险队去往现场救灾。“当时橡皮艇已经起不了作用了,我们就使用了仅有的一辆冲锋舟。雨下不停,我们就敲脸盆,用喇叭喊,通知村民准备撤离。我们将梯子固定在冲锋舟上,一人下水扶着梯子,其余的人就爬梯将村民背到舟上。”28日凌晨一点半,被困的120位村民全部转移。
23岁的民兵营长马恒刚退伍不久,灾情出现后,他已经带领着民兵应急抢险队的兄弟们在一线连续战斗了24小时。村庄的路线复杂,夜晚搜救时,雨还在下,冲锋舟的方向不好控制,很容易划到水塘里,到处都是村民放下的渔网。“泡在水里时间长了,我们出来的时候身上都是泥和虫子咬的痕迹。但大家都是当过兵的,这些都不算什么。”马恒表示,尽快转移群众是他们当时唯一考虑的事情。
27日凌晨3点,荣炳蒲干村村委会副主任凌建国在通济河的盐港码头巡堤时发现,河堤已经出现了一个大窟窿,两旁的大树倒在了河里。打电话通知村委会领导后,凌建国守在原地观察着水情。10分钟后,村书记凌小平和全体村干部带着挖土机来到了现场,“许多村民听到消息也拿着铁锹自发前来,邻近的胜利村和曲阳村的村民也赶来帮忙。”连续30个小时,村干部一直坚持在一线。
在我们采访时,52岁的陈正华正拿着铁锹在铲土,鞋子完全被泥覆盖,看不出形状和图案。“一听到水涨了,我就来这里帮忙扎草包,堆草包,能做的我尽量做,我们都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家啊。”陈阿姨不善言辞,和我们说了几句,就又拿着铁锹干起了活儿。
蒲干村的受灾群众有110户,村委会准备了包括牛奶,方便面在内的130份物资发放给村民。蒲干村一处片区的村民无法外出,凌建国必须坐小木船才能把物资送到村民手里,“除了按时巡堤,我还不间断地到村里各个片区看看,了解村民的需求,帮助他们及时解决。”说着,凌建国又骑着摩托车往堤坝赶去。(董煜 吴也尤 汪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