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文保之旅——记者探访丹徒宝堰通济桥

发布时间:2015-06-29 17:5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镇江市文广新局组织各类媒体对部分第八批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深度解读。日前,市内外记者们又一起走进了第四站——丹徒宝堰通济桥。

  丹徒最老的一座桥

  走上这座石桥时,惊诧这座桥的长度。据介绍,此桥为南北走向,曾是宝堰镇的交通要道,桥上走车马,桥下走船,此桥全长39米,宽5.65米,净跨29.5米,为三孔拱桥。现在由于老河床废弃,桥下河已成死水,再加上河泥不断淤积,导致三孔桥的左右两孔下面皆为淤泥和堆积的杂物,破坏了老桥的整体美观性。

    尽管如此,无论是远望通济桥,还是走在桥上,依然能感受到这座桥的古老和特殊之处。据介绍,此桥又名“太平桥”,也叫“三仙桥”和“三圈桥”,桥面条石铺就,因跨通济河,人们俗称“通济桥”。通济桥将河道南北连成一体。这座桥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两侧镌刻“太平桥”。该桥为丹徒现存最好的一座清代石拱桥,也是丹徒年纪最大的一座桥,对丹徒古桥梁的建造历史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据市文广新局文物处人士介绍,此桥结构坚固,造型优美,用料考究,造桥的石料全是上好的青条石,当时用的黏合剂应为糯米汁和石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此桥的坚固性,又用水泥对青条石的缝隙处全部填了一遍,而桥上的栏杆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如今已经露出了其中的钢筋,至于桥面,新中国成立后也用水泥进行了处理,但是这么多年之后,不少水泥已经脱落,露出了下面的累累带有年轮印迹的老条石。

  如何更好地保护它

  要保护好桥,与桥下的河密切相关。

  通济桥下的通济河,又称通溪河,源出句容茅山山脉,南经宝堰镇,入丹阳境。为确保航道畅通,光绪十九年(1893),镇江知府王仁堪曾设宝堰局,疏浚河道。由于河床狭小,河道弯曲,1976—1977年,通济河进行全面整治,原流经宝堰镇的老河床废弃。1985年,通济河改道,由宝堰镇西侧,经王家渡、景家渡、堰坡桥,入香草河。

  通济桥坐落在宝堰镇东大街,这里曾经是宝堰镇最为繁华的所在,因此桥两边沿河两岸建有很多的民居,甚至还有老式的住宅楼,当地的居民世世代代与这座桥做伴,对这桥可谓是感情深厚。看到有记者来采访,不少居民主动介绍起这座桥的状况。

  今年51岁的雍建南是当地老住户,也见证了这座桥的变迁。他介绍,老早桥下的河水很大,一年要发两次大水,有时水大的甚至要接近桥面,但是不管水如何大,水都超不过“桥顶”的位置,“桥顶”也就是整座桥面的最高点,这也是这座桥的神奇之处。但是自从通济河改道后,这里逐渐变成了死水,河水越来越脏,给沿河两岸的居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前段时间,政府部门对通济桥东侧进行了清淤,但是通济桥的西侧,由于有一些居民甚至将房子建在了河道之上,导致西侧的清淤工作困难重重。”雍建南介绍。

  对此,文物处人士建议,希望当地政府继续加大河道清淤工作的力度,至少要将桥的三孔下面的淤泥和杂物清除干净,让老桥的整体旧貌重新展现出来。而且建议在村庄建设和改造时,要适当留出一定的河岸,“现在的老桥是越来越往里面缩了。”(竺捷)

    ■ 相关链接

  通济桥的传说

  通济桥又名“三仙桥”,其名由来民间有口传。说是张果老、铁拐李、吕洞宾三位神仙欲去南海拜见观音菩萨,路过宝堰镇时,见一队乡民推着独轮车吱吱嘎地途经通济桥,每辆车上都满载着酒坛。酒香飘逸,香气醉人。三位仙家闻到酒香来了神,在桥上便向乡民讨酒喝。每人喝下两三坛还嫌不够,铁拐李还用宝葫芦装下七八坛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可能是酒香醉人,铁拐李塞壶塞时不小心把个宝葫芦给掉下了河。顿时,宝葫芦里的酒噜噜一下子都流到了河里,待吕洞宾飘身踏水捞起宝葫芦时,宝葫芦里酒已流尽。酒借着河水流动,使得整个镇、整条河酒香弥漫。后来传说人们只要到了三仙桥,就能闻到米酒的飘香。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兰友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