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且来看看民国镇江的一张凉席广告

发布时间:2015-06-23 00:1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盛夏时节已到,又到家家户户换凉席的时候。近日,家住大港的赵女士在家中老柜子夹层中发现一张民国镇江的凉席广告,内容颇为有趣,与时下的各种凉席广告相比,毫不逊色。

这张老镇江凉席广告尺寸较大,高77厘米,宽54厘米,大约相当于现在“对开”纸大小,因为年代久远,纸张已变黄,但上面印刷的字体却越发清晰,老气十足。这么一大张印刷品,里面内容真不少,上面是“镇江分设,淮安院门口中山路”,下面是店号“天成花席号”,再下面广告语“不二价”,左右两边各有一圆圈,左边写“特约经理中国振华厂出品各种洋烛肥皂”,估计是除凉席外还经营一些生活用品,右边写“不自宣言夸价美,但求顾客作公评,诚意倾销报薄利,不以虚伪为号召”,类似于现在自卖自夸的打油诗。

再往下看,才到了正文“广告语”:“本号专销苏宁朴席,定织本机杭席、浙绍时新软席、异样枕席、包车椅垫、乌卫通花、三纱被絮、两湖雨伞,倘蒙惠顾,无任欢迎。”因为是“广告语”的主体,所以篇幅占到了整张纸的一半,且采用的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美术字体,令人过目不忘。而广告纸的最下端则是印刷单位的名称:镇江江南印书馆代印。

据了解,民国时中山路就是现在的中山东路,至中山桥截止。而其中的“淮安院门口”,到底在哪里?

据今年86岁的老镇江张恒春分析,应该是从大学山至中山桥间的一个点,张恒春1947年来到镇江生活,但对这个“淮安院”却没印象,他分析可能是在“五条街”附近,因为有“五条街,挤不开”的老话,做生意当然要选择热闹的地方。

席子是夏季生活必备品。据记载,镇江民国时就有“棉花席子业”的提法,从业者分两季营业,夏则席,冬则棉,此外还兼售纸伞等物,不过这些物件都属于主业之外的附属品,而当时各个经营店,对凉席都有自己的作坊自行编织。而这家“天成花席号”应该也是如此,除“自产自销”外,还经营各地名优凉席。

广告语首先提到的是“苏宁朴席”,在当时绝对是好凉席的代名词。朴席出产于扬州市朴席镇,朴席以选草严格、麻筋结实、织工考究、编排紧密、席面光洁、经久耐用为特色,人称“站立不倒,盛水不漏,二十年不坏”,朴席镇是草席之乡,朴席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有一千多年的草席编织史,与“苏席”“宁席”并列为中国三大名席,清朝曾作为贡品供皇室使用。

网友“昭明文选”分析,民国35年后,镇江私营印刷社逐步恢复并发展到21家,从业人员139人,而职工在10人以上的有江南印书馆、华美印书社等,江南印书馆是其中较大的一所,能印这么大的广告,这家店号应该不会太小,至少是中等的规模。(竺捷)摄影 竺捷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邓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