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时政

政府推动 全民参与 法治护航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6-19 12:1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提出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一些西方价值观和不良风气的进入,新加坡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东方传统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出现了令人忧心的精神危机和社会问题。如何整合族群的价值观念、凝聚社会的普遍共识、强化公民的国家认同,成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立国执政的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新加坡政府在全国开展了一场持久的反对西化的“文化再生”运动,号召新加坡人要保持发扬儒家传统道德,捍卫和弘扬传统的亚洲价值观和意识形态。1991年1月,经国会批准,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正式提出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此后,每隔几年开展一次国家政策与共同价值观大讨论,帮助人们了解共同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包括五个方面,共五句话40个字。其中,“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强调处理好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社会利益,从而培养全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国家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国家稳固的根基,从而增强人们的孝道亲情和家庭责任感。“关怀扶持、尊重个人”,强调以人为本,让社会更加公正公平、更富人情味,让每个人都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均等的发展机会、公平的财富分配。“协商共识、避免冲突”,强调尊重民众的多元文化和多元诉求,用互谅互让、友好协商的精神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凝聚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强调和谐共处是各族群赖以生存的基础,不同种族要和睦和谐,不同宗教信仰要包容宽容。

    可以说,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建构,集聚了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价值共识和核心精神,既继承了中华儒家伦理,又吸收了马来族、印度族和其他种族的文化精髓,还借鉴了西方文明中的有益元素。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使新加坡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在国家振兴、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加坡推行共同价值观的特点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推广有着系统的顶层设计、清晰的传播路径、坚实的制度保障,共同价值观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

    1.注重通过公共政策彰显共同价值观。政府的各项公共政策,价值导向鲜明具体、一以贯之。如为体现“关怀扶助”的理念,新加坡建立起四大保障体系:公积金制度;“居者有其屋”计划;就业奖励和培训计划;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和保健基金计划“三保”计划。为倡导“种族和谐”的理念,政府规定每一组屋区要按照各种族人口比例进行配额,不许单一种族居住在一个组屋区。为倡导“家庭为根”的理念,政府规定子女与年迈父母同住或就近居住,在购买组屋时可享受一定的房价优惠和免税额度;子女探望父母时,可免除部分小区停车费。目前,新加坡已婚子女与父母合住同一组屋或同一组屋区的约为41%左右。

    2.注重用法治手段推进共同价值观。新加坡建国至今已制定500多种法律,从国家体制到社会治理,从经济活动到文化教育,从种族宗教到城市管理,方方面面都有相当完备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确立了人们的行为底线,为共同价值观的推行提供了法治保障。新加坡实施严刑峻法,至今还保留着绞刑、鞭刑。在公共场所,各种告示、警示、规定触目可及,公众衣食住行、言行举止均有章可循。严密的法律和严厉的执行,保障了共同价值观的落实,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3.注重在知识教育中培育共同价值观。新加坡中小学遵循教育部颁发的《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好品德 好公民》等教材,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对低年级学生着重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对高年级学生着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将共同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各类学校都设有道德教育室,规定校长必须兼任道德教育室主任,德育课分数要记入学生升学考试总成绩中。强调历史、文化、语言、艺术等教材设计编写,要注重价值观导向。在新加坡,青少年共同价值观的树立、道德行为的养成,在中小学时期就已基本完成。

    4.注重在行为准则中融入共同价值观。新加坡将共同价值观贯穿到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学生等各行业各群体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中。在中小学日常行为准则中,要求学生不得吸烟、不穿奇装异服,不得私改校服,女生不得穿超短裙、男生不得留长头发等。新加坡教育部门还专门制定教师行为守则,对出现学术剽窃、不正当师生关系等有损师德、败坏学风的行为,均予以严厉处罚。在公务员守则中,对公务员的工作态度、行为方式甚至外表举止都作了详细、严格的规定,要求按时上下班,上班时间未经许可不许擅离办公室。

    5.注重在社区治理中体现共同价值观。新加坡的管理理念先进、制度健全、手段现代,通过严格、科学、高效的管理,推动了共同价值观的融入和转化。新加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治理体系,形成了政府与公民合作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政府支持人民协会、公民协商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和团体发挥作用,把共同价值观在社区层面落实落小。

    6.注重运用各类载体媒体传播共同价值观。在新加坡,主题活动称之为运动,有人把新加坡称作“运动之国”。政府每年都会发起一个或多个运动。如,文明礼貌月、国民意识周、家庭意识周、国语周等运动。各媒体注重对国家团结与种族和谐等内容的宣传报道。新加坡的媒体管理很严格,规定每份报刊都要登记,报刊的出版执照每年更换一次;规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必须在媒体发展局注册,承担自审内容和配合政府及时删除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言论的责任。

    7.注重执政党倡导并带头践行共同价值观。人民行动党是新加坡的执政党,以廉洁高效的政党形象,树立了较高的执政威望。为了强化“权力来自选民、必须对选民负责”的观念,人民行动党建立了完善的联系群众制度。在新加坡,每位议员都要经常参加社区活动,有的一周多达十几场活动。

    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启示

    新加坡推行共同价值观的经验做法,对我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弘扬法治精神、扎住法治篱笆,运用法治的力量树立正义的道德天平。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新加坡之所以有良好的社会文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备、严厉的法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和法治信仰。要把厉行法治落到实处,用执法的严肃性彰显法治的震慑力,用司法的公正性彰显社会的公信力,实现以法治促道德,用法治守护主流价值。

    2.强化政策支撑、加强政策牵引,做到具体政策制度的设计实施与核心价值观同向同行。政策是有力的倡导,好的政策胜过苦口婆心的说教。新加坡推行共同价值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坚持用政策制度推动价值观传播。在这方面我们有大量工作要做。各级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在设计、制定政策制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确保各项政策制度释放出正确的价值导向、传递强大的价值力量。

    3.修订行为守则、树立鲜明标尺,让人们内心有尺度、行为有遵照。各类行为守则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准绳,是鲜活具体的价值观。新加坡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为守则,而且内容具体、指向明确。我国各种各样的行为守则也制定了不少,但大都比较原则、笼统,有的重制定轻执行,制定完了就束之高阁。要真正发挥各类行为守则的规范、引导作用,就要结合各行各业的特点,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进行修订完善,让守则直观具体,更接地气。

    4.抓好重点人群、强化示范引领,形成一方带动、全员行动的集聚效应。新加坡非常注重发挥人民行动党和社会公众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在我国,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应当突出公职人员、公众人物、青少年这三个重点。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强化敬业精神、服务意识,提升品性修养、精神境界,为全社会带好头。要加强公众人物的教育引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做到既在业务上追求卓越,又在道德上做好示范。要注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层次性,在中小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在大学阶段主要塑造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5.坚守文化根脉、打通传统当代,以优秀历史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加坡非常重视保持和弘扬各个种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通过融合各个种族文化之优长,汇聚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最深厚的软实力,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深入挖掘和萃取其道德精髓和思想精华,不断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添加养分、提供支撑。

    6.加强活动设计、做好上乘宣传,在快乐愉悦中实现价值观传播、潜移默化中增进价值观认同。宣传教育的至上境界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是让人感觉不到在宣传、在教化。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传播,很多情况下是融入式的引导、互动式的教育,让人不知不觉就接受了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注意加强主题设计、内容创意,注重形式创新、载体拓展,重视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让人们真正有所悟、有所获,真正融于心、践于行。要善于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时尚元素,善于营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生活场景,重视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传播方式,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19日 14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