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韦岗初遭遇,脱手斩楼兰

发布时间:2015-06-17 01:2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八路军的抗战第一枪是平型关战役,而新四军的苏南抗日首战,发生在镇江韦岗。

这不是一场规模很大的战斗——作战仅半小时左右,新四军击毙日军土井少佐以下13人,伤日军十多人,击中、焚毁日军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10余枝以及军旗、军刀、军服等军需物资。新四军战士牺牲1人,伤4人。

“韦岗战斗的意义要远远超过战斗本身。”镇江市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莫仲钧说,它粉碎了具有机械化优势的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振奋广大人民的抗战情绪,提高了我们胜利的信心,为开创江南的抗日局面立下了第一功。

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副书记的陈毅,称韦岗之战为新四军的“处女战”,并赋诗一首:“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韦岗战斗的指挥官是人称“常胜将军”的粟裕,这也是他作为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第一次和日军作战。1938年6月17日,战斗胜利结束后,粟裕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平素不以诗文见长的他,欣然写下了一首五言诗:“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用胜利打破江南的闷局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被改编成新四军,开赴抗战前线。

当时的形势相当危急:上海、杭州、南京等中心城市相继沦陷。正面战场上日军步步紧逼,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

“目前最有利于发展的地区还在江苏境内茅山。”远在延安的毛泽东给新四军军长叶挺发出指示。

一支400余人的新四军先遣支队成立了,司令员是30岁的粟裕。任务是挺进苏南敌后,实行战略侦察。

此时,日军正调兵遣将向武汉进攻。1938年6月,先遣支队在粟裕率领下,在句容下蜀火车站附近胜利完成第三战区交予的“破坏南京至镇江间铁道”,以牵制日军进攻武汉的破击任务。

完成破路任务后,先遣支队一直考虑扩大战果。他们发现镇江至句容公路上日军汽车往来频繁,粟裕决定在镇江韦岗设伏,袭击日军运输车队。

日军占领南京后,异常骄横,甚至连单个士兵也敢下乡恣意妄为。抗战快一年了,江南的大片锦绣河山仍沦于敌手。粟裕决心用一场胜利打破江南的这个闷局。

一方骄横轻狂,毫无防备;一方满怀仇恨,誓死报国。战斗胜负可想而知。

“当年我父亲给新四军带路”

“这里就是当年的战场!”6月14日,在距离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不远处,73岁的韦春宝老人指着车辆川流不息的公路告诉记者,“当时的马路是一条石子路,老百姓叫石板街,只能容一车通过……”

退休前曾任韦岗镇政府党政办主任的韦春宝,对这场77年前的战斗了然于胸。因为他的父亲——当地农民韦名珠,当年就曾为打韦岗的新四军带过路。韦名珠不识字,后来很多单位请他去作报告,都是韦春宝帮着整理资料、介绍情况,一来二去,韦春宝成了这场战斗最好的“见证者”了。

果然是打伏击的好地方——这一带都是丘陵和小山地,公路东侧有近200米高的赣船山,西侧有高400米以上的高丽山,镇句公路从两山之间蜿蜒通过。“山高、路窄、林密,既便于隐蔽,又便于攻击。”韦春宝说。

新四军能赶到这个绝佳的伏击地点,多亏了好向导韦名珠。1938年6月17日凌晨时分,天下着蒙蒙细雨,先遣支队悄悄来到了赣船山的半山腰。“赣船山,我们当地人叫‘砍船山’,意思就是山形像是船翻过来的样子。”韦春宝说。当时,他的父亲韦名珠和弟弟弟弟韦名璋正在山上烧炭窖时,突然有两个自称是新四军的青年人走到面前,想请他们带路。

韦名珠同意了,他要弟弟在这里烧火,自己跟着两名新四军战士走了。

约莫走了半个小时,来到一个叫老虎洞的地方。在一片平草地上,韦名珠看见还有不少人整齐地坐在草地上休息。“老乡,不用怕,我们是来打日本鬼子的。麻烦你替我们带一段路。”一个首长模样的人走过来,和气地说。

眼前的这群生龙活虎的小伙子赢得了韦名珠的好感。他带着队伍,沿着一条长满灌木、柴草的小路慢慢地向山下走去。他一边走,一边用手脚捺倒沾着雨水的草丛,让跟在后面的新四军战士们好走一点。

正是江南梅雨季节,天雨风急路滑又有大雾,加上部队数日兼程,十分疲劳,因此行军速度并不快。多亏在韦名珠的带领下,部队少走了不少冤枉路。天亮之前,大家赶到了石板街。看着两山夹峙一条公路,新四军带队的首长说:“地形太好了,可以打伏击战。”

这位“带队首长”是谁?是先遣支队司令粟裕,还是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现在已无从考证。韦春宝说,没有弄清楚首长的名字,也成了父亲当年的遗憾。

粟裕总结处女战得与失

韦岗战斗结束当天,粟裕立即给新四军军部写了份长达5000多字的报告,题目叫《韦岗处女战》。在报告的第二部分,他详细汇报了战斗经过,这成了韦岗战斗最权威的记载。

粟裕给了这江南初战极高评价,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敌我的各自优势和不足,特别是对于我方的不足提及更多。报告中,“我们的优点”概括为5条,而“我方之弱点”则总结了9条,并提出了“今后伏击敌汽车应注意之事”(10条)。

参战的是先遣支队的八个班——六个步兵班,一个轻机枪班(机枪两挺),一个驳壳枪班——大约100多名战士。他们都是初次和日军交手,战斗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经验。

战斗前夕,许多人都跑去问粟裕和钟期光,“打汽车先打哪里呀?”“我们不会讲日本话,向鬼子喊话怎么喊?”……粟裕说,打鬼子大家都是“大姑娘坐大花轿——头一回”,也没有经验,主意大家定,办法大家拿。

结果枪声一响,指战员们光顾着战斗,粟裕的报告中写道“大家竟忘记了喊日语口号”。

因为有了当地群众的带路,新四军终于在敌军之前赶到伏击地点,但尚未布置好,第一辆车就已经来了。

粟裕并不满意对第一辆车的攻击效果:“当敌车进入山间公路时,我机枪尚未布置完毕,即仓促向敌车头射击,遂将敌车汽缸击穿,但敌车仍向前猛冲约里许……当时我后续部队尚未到达,致使敌车乘员全部逃走,仅截获邮件一车。”

头车遭受攻击的枪声,很快在江南梅雨中消散,后面的车队丝毫没有察觉。此时,新四军后续部队赶到,随即在公路两侧设伏。

约过六七分钟,敌第二车(军官包车)驶来,新四军以机枪、手榴弹猛烈轰射,敌车失控翻入公路边的水沟,司机被击毙。激战中,日军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司令部少佐土井、上尉梅泽武四郎均命丧韦岗。

五分钟后,敌第三、第四、第五车陆续而至,也遭到痛击。一时间,手榴弹爆炸声和喊杀声响彻山谷。因为新四军布置的轻机枪火力不能及,敌人的第五车急刹车停在新四军火力射程外,敌人跳下车潜伏于公路两侧草丛顽抗。在这紧急关头,粟裕指挥机枪手移至右前方制高点向下射击,并率部白刃格斗,终将顽敌击溃。

打扫战场后,粟裕立即率部转移。当镇江城的日军闻讯赶来增援时,新四军健儿已经撤离战地约四里了。

当晚先遣支队赶到白兔宿营。当大家把缴获的日本国旗、军旗、指挥刀、军大衣、钢盔、望远镜等物品在一座祠堂里展出时,远远近近的群众争先恐后赶来参观,新四军打胜仗的消息很快传遍镇江,传遍苏南,传遍全中国……

事后,蒋介石专门给新四军军长叶挺发贺电:“……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当时在苏南,没有人敢与鬼子作战。”时任先遣支队侦察排长、南京军区原装甲兵副司令员邹志成生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忆,这一战,立即使新四军的名声大噪,成为抗日战争中的经典战斗。文字/全媒体记者 马坚 通讯员 汤朝阳 摄影/金山网记者 张明 实习生 李白云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邓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