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万方)自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以来,无论是科技圈、创业圈,还是金融圈、资本圈都掀起一股股不可阻挡的互联网洪流。
小到卖面膜的微商,大到传统行业巨头,言必提及“互联网+”。在微信上开一家微店,便可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创业;主营房地产的公司更名为匹凸匹,便声称立志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
一时间仿佛搭上了“互联网+”,企业就找到了转型升级的“灵丹妙药”,并且该药方还具有“包治百病”的功能。
然而,喧嚣的洪流下最易隐藏看不见的暗礁。
在互联网旋风席卷的过程中,凭借概念进行资本炒作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无论是自带互联网基因的科技类企业,还是靠并购、借壳、改名等各种手段攀上关系的公司,都追星赶月般地一路狂飙。“触网必涨”的馅饼催生一大批企业前赴后继,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大繁荣的背后只见“壳变”,不见质变,真正取得“互联网+”真经的企业恐怕寥寥无几。
不可否认的是,除却资本市场的炒作,一部分传统企业确实正依托互联网进行自我革新和转型。然而,某些企业的“互联网化”依然处于尝鲜和盲目追捧阶段,忽视互联网领域“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基本原则,一味将过剩产品强推上线。不少企业谈到互联网化,就是再多添加一条线上营销渠道,这种改变固然也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未免功夫更多的用在形似而非神似上。
狂热之余我们不妨来一场冷思考,究竟需要怎样的“互联网+”?
360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这样认为,“传统企业必须要理解互联网经济的特征,与传统经济不一样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如果以传统经济思维进入到互联网里去竞争,那无异于鲨鱼爬到陆地上去跟豹子搏斗,肯定是要输的。”
略一读,似乎可以简单粗暴地翻译成“切忌新瓶装旧酒”。
对于亟待转型的企业来说,在着急上马之前,可否先自查一遍,经营理念、员工思维、内部管理等外壳之内的“血肉”,是否已为互联网改造做好准备。只有真正注入用户至上、贴近市场、提高效率、灵活多变等互联网基因,鲨鱼在登陆之后才能够以豹子的方式和豹子决斗。
目前,互联网正在加速淘汰传统产业,很多企业家开始担忧如果不去互联网化,如果不去融入这一浪潮,很快就会被淘汰。
“这两年我们看到,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人,都真的开始认真地思考自己怎么能够拥抱互联网,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事,或者用互联网的技术来提升竞争力”,李彦宏如是点评“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重构”。
从另一个层面看,实现真正的互联网经济,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投入,而非看似热闹的“排浪式跟风”。如若企业能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上倾注更多的人力、精力和财力,打造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生产效能、产出经济效益、整合社会资源来说,无疑将发挥出更为显著和有效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