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周胜利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成为镇江市的劳动模范。他觉得,一个外地人到一个陌生地方,也没有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就是种地,劳模这些荣誉和自己“八竿子也打不着”。
周胜利安徽安庆枞阳县人,今年50岁,1999年只身来到镇江开始了他的耕种事业,至今已经17个年头。今年劳动节,镇江市把“劳模”的荣誉颁给了这个“外乡人”。
自己一不小心,成了镇江大“农场主”
不久前,周胜利如愿拿到了“兴发家庭农场”营业执照,这个家庭农场面积达到837亩。周胜利笑着对记者说,自己一不小心成了镇江大“农场主”。
2011年3月,周胜利和其他7位农民一起,注册资金500万元,创建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水稻和小麦良种繁育、粮油加工、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与农机、咨询等服务。
合作社成立之后,周胜利先后购置了8台收割机、15台插秧机、3台高效植保机、大型拖拉机12台、小型拖拉机22台。今年春节过后,又购置了6台粮食烘干机,并在丁岗镇万顷良田2号地内修建晒谷场、烘干房,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米,投资近300万元。
周胜利所生产的粮食30%作为储备粮交入国库,60%送进米厂加工,10%进入超市销售。在他来镇江种田的17年间,仅上交国库的粮食就达到5万吨,足够25万人吃一年。
创新合作模式,与合作农户互利共赢
在新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孔红专眼里,周胜利肯吃苦、懂技术、爱钻研、善总结,田里庄稼总是长势喜人。
周胜利农业专业合作社有成员19户,周胜利为成员提供所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农作物种子、农药、肥料和生产机械。成员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分红,每亩产量只要不低于1100斤就能有500元的分红,超出部分按照30%进行奖励。
王成武是周胜利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之一。2014年,他所管理的300亩农田每亩产量达到1250斤,当年收益超过16万元。
作为主管农业的孔红专非常肯定周胜利所走的农业发展模式。他认为,周胜利作为种粮大户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对合作户农业全托管的社会化服务,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覆盖生产全过程、灵活便捷的劳务服务,还进一步促进耕地资源与现代农业装备有效整合,提升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实现了与合作农户的互利共赢。“这是创新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值得推广。”孔红专说。
与传统一家一户单独生产相比,合作社形成的分工合作,让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大为提升。周胜利介绍,合作社先后3年承接省、部级水稻、小麦高产创建项目,产品在江浙一带深受欢迎,他表示,下一步将打造属于自己的粮食品牌。
一份土地情结,引全村70多人异乡种地
在女儿周娟眼里,父亲有一份“土地情结”。
在老家枞阳县陈瑶湖高桥村,周胜利是远近闻名的淡水养殖行家,水产养殖让他早早致富,但他始终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1998年,周胜利偶然听说镇江农村有大片的农田可以承包,只身来到镇江。2011年,镇江新区万顷良田搞土地承包经营公开招投标,周胜利实地考察后,决定在这片土地上大干一场。
田多了,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周胜利先是接妻子过来帮忙,再说服大学毕业大女儿来当农民。最后大女婿以及在企业工作的小女儿、小女婿也先后辞职,来镇江帮老周打理农田。随着承包种植规模和经营业务的拓展,周胜利种田队伍不断扩大,仅老家陈瑶湖高桥村就有70多人前来加入。(记者 崔宁华 通讯员 翟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