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确立绿色化发展的新坐标,是深化改革、发展图强的关键之举。
如何理解绿色化?就是在价值观念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要循环、绿色、低碳;在体制机制上,将资源节约、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绿色化引领发展,是对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能源禀赋理性判断后的图强之策。当前,我们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阶段,以重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容易出现资源耗损多、污染排放高、服务业发育水平低的现象。而且,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水资源紧缺,耕地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整体较为脆弱。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改造国民经济存量,构建增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形成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是最现实的抉择。
绿色化是发展的新思维。只有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才可能将绿色化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融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确立绿色化发展的新坐标,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化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改革。过去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GDP,以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电价优惠、降低环保标准来招商引资,给予高污染产业过大存在空间。税收和价格机制没能有效抑制对资源及资源性产品的过度需求,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不完整等等,高污染背后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部署,落实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系列任务,急待在以绿色化引领发展中抓紧抓好。
确立绿色化发展的新坐标,每个人都要认真对“表”。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同样重要的是,减少以至杜绝生活和生产领域资源浪费与过度消耗的习惯性行为。如果人们倾向于高碳产品与行为,那么在生活中和生产环节就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反之则会减少碳排放。比如,有的人喜欢开大型车,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吃饭使用一次性筷子等,这些行为的环境代价就是消耗大量能源、增排温室气体。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人人共建,才有全民共享。
以绿色化引领发展,把绿色化发展提升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要求,也是中国对世界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科 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