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今年123例猝死,中青年人超两成
4分钟内实施抢救,成功率达50%

发布时间:2015-05-16 01:2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13日夜里,一名60多岁的老人在家中突然倒地,急救人员赶到时,发现老人已不幸身亡,经过医生初步判断是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猝死。

来自市120急救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我市猝死者共123例,这意味着,在我市,几乎每天都会有人猝死。值得警醒的是,这些猝死者中,60岁以下中青年猝死者有27例,占比22%左右。人们眼中只“盯”老人的猝死,也开始向中青年人发威。急救专家提醒,随着高温来临,心脑血管系统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由此诱发的猝死病例将有所上升。生活中,除了要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对挽救生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源性、脑源性疾病为猝死主因

“以前,猝死通常发生在老年人群中,近几年,猝死也开始‘盯’上中青年人。”急救专家邹圣强表示,每年夏季和冬季都是猝死的高发期,脑力劳动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最易发生猝死。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在人们看来,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是容易引起猝死的多种要素,医生从专业角度出发,认为引起猝死的原因,或许是连猝死者自己都不知道的,心脑方面潜在的问题。

市一院胸心外科主任陈锁成认为,“一般来讲,导致猝死的最大原因,是心肌梗塞或脑血管疾病”。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关注度不够,一些原本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人,生活中依然作息无规律,长期熬夜、过度疲劳,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无疑为猝死埋下了隐患。

抢救需抓紧“黄金4分钟”

就在上个月,市一院急诊科就成功挽回了两名患者的生命,避免了猝死的发生。市一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王鹏回忆,其中一名患者当时恰好到该院看病,走到停车场时,忽然倒地,心跳和呼吸当即骤停。被送到急诊室后,医护人员立即进行了抢救。因为方法得当,抢救及时,最终,这名脑梗病人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猝死绝大多数都是在院外发生,由于第一目击者往往缺乏急救知识,因此,当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多数患者已停止了呼吸和心跳。”市120急救中心医务科副科长吴敏说,如果心跳和呼吸骤停,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4分钟,用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在4分钟内实施抢救,成功率可达50%;6分钟,脑部损伤就已不可逆转;超过10分钟,抢救成功率就几乎为零了。因此,医学上,又将患者心跳骤停后的4分钟称作“黄金4分钟”。

猝死并非“猝不及防”

对于中青年来说,平时多注意是可以减少猝死几率的。王鹏说,在生活中,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调整好工作节奏,不要长期熬夜,避免过度疲劳,压力面前,要通过倾诉、听音乐等方式缓解。

由于很多年轻的猝死者原本就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但是自己却不知晓,加上事前并没有任何预兆,因此,每年至少体检一次,对发现基础疾病,预防猝死至关重要。

王鹏提醒,有些人认为,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是因为身体变差了,得加强锻炼,多做做运动就会缓解,其实不然,如果经常出现上述情况,或者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反而不能大量运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危险。 (杨泠)

(新闻链接)

如遇有人突然倒地你该怎么做?

如果市民发现周围有人倒地后呼吸、心跳暂停,可以做些什么呢?吴敏说,目击者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0”,在急救人员赶来的时间里,让病人保持平躺,然后对其使用心肺复苏术展开施救。“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如果呼吸和心跳暂停,施救者应十指相扣,双手掌根同方向重叠,左手掌面紧贴按压部位,双手绷直,用上半身力量在患者胸部正中进行用力持续地按压,按压力度以5厘米深为佳,频率达到每分钟至少100次。随后,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约1秒钟,松开患者鼻子约1秒钟。

据了解,市120急救中心开展“市民急救学校”以来,走进学校、社区,教授急救知识,仅去年,就为5000名市民进行了免费急救培训,“掌握一些实用的救护技能,当意外来临时,就不会手足无措,这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周围的人,都是很有用的”吴敏说。 (杨泠)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耿业宏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