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时政

危难时刻,更有真情——记抗震前线发生的那些感动内心的人和事

发布时间:2015-05-05 14:2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刻,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大地痉挛,山崩地裂。刹那间,吉隆受到重创,樟木成为孤岛,绒辖与外界失联。家园被毁,亲人受难,我区日喀则、阿里两地市几十万群众受灾。但更让人们能永远记住的,是灾难面前人们表现出来的那些温暖、勇敢、热爱生命的感情。

    5月3日,西藏公安边防总队吉隆边防检查站的一名军官为达曼村的孩子穿上“爱心羽绒服”。

    地震来了往回跑的人听村民说,地震的时候,大家都是往屋外跑,桑培书记却往屋里跑。他冒着房屋倒塌的危险,打开村委会广播室的广播,一遍又一遍地通知: “大家不要慌,这是地震!赶紧往空地跑,远离房屋、电线杆……” “你去看人员伤亡情况”“你去照顾好老年人”“你去找人准备搭帐篷”。震波过后,桑培立即把村委会班子成员召集起来,组织党员带领群众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参木达村老年人很多,受地震影响,有些老年人的高血压、心脏病犯了。桑培又马上派车派人把他们往县医院送。房屋开裂,有些孤寡老人没有帐篷,桑培立马给家人打电话,让家里人把搭好的帐篷让出来,先让孤寡老人住。当晚,他的家人却挤在只有3平方米大的拖拉机车斗里度过。地震过后余震不断,村民们担心自家财物的损失情况。桑培和村“两委”成员一起挨家挨户检查统计房屋受损情况。看到世代生活的家园开裂的墙体、倒塌的围墙,他用平静的声音一再叮嘱乡亲们,千万不要再回震后危房。由于指挥有方,参木达村在此次地震中没有出现一起人员伤亡,将灾害损失减至最低。那天,一直到晚上,桑培才知晓家里的损失情况。他家房屋的墙体严重开裂,支撑墙体的柱子已经倾斜,如果再来一点余震,房屋便会整体垮塌。采访结束将要告辞时,有一位村民把右手大拇指伸到记者面前说:“这样的党支部,好样的!”

    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地震灾民邓女士开心的笑容。

    救人,是最重要的事地震发生后,吉隆镇吉普村党支部书记扎西,顾不上自家倒塌的房屋,冒着余震的危险,组织村民转移。看着一些村民还想回家拿财物,扎西大声喊着:“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转移出来一清点人数,还有两个老人、两个孩子没有出来。扎西马上同武警官兵、村干部一起,冲进不时有石头滚落下来的村子里,边大声喊着村民的名字,听到有回应,他来不及多想,一头便冲进了倒塌的房屋,冒着余震的危险把村民救了出来。吉隆县萨勒乡乃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普布次仁一边忙着指挥群众抢运糌粑,一边忙着接电话协调物资,从地震发生后他已连续2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听说村民丹增卓玛一家5口被埋在了房子里,普布次仁赶忙带人冒着余震的危险冲进废墟里,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刨了两个多小时,把他们救了出来。丹增卓玛一家平安得救了,他们忘记被乱石磨得全是血的双手,忘记浑身都是泥土,又投入到帮助村民抢救财产的战斗中。

    5月3日,解放军官兵和灾区群众一起搭建安置帐篷。

    危难时刻,我们与灾区人民同在山区地震,道路塌方在所难免。而318国道是聂拉木唯一一条通往拉萨、通往北京的路。对于灾区来说,此时此刻,这条路是生命线、是希望线。养护段领导宣布会议暂停,启动既定的应急预案,全体党员干部立即投入抗震救灾。罗布次仁是日喀则公路分局聂拉木公路养护段的路政执法员。地震后,他带领一支爆破组,顶风雪、冒余震、攀险崖、舍生死,不分白天与黑夜,对公路两旁松动易落山石及高危险情路段进行逐段排查。由于作业面狭窄,在个别塌方山石不适合爆破的情况下,他和爆破组的同志们以人扛和装载机推的办法,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艰难奋战,磨破了肩膀,磨破了手,终于把聂拉木县城通往祖国心脏的“生命线”抢通。但爆破小组来不及休息片刻,便又向受灾更严重的樟木镇进发。通往樟木镇的公路旁,山体出现大面积塌方,公路尽头,“孤岛樟木”正在地震的淫威下呻吟。公路早一分钟被打通,受灾群众就早一分钟看到希望!通过养护段党员干部和武警交通部队官兵一起不分昼夜轮班倒,4月28日20时左右,樟木镇终于与祖国大动脉连接了起来。看着抗震救灾车一辆接一辆驶入樟木,罗布次仁擦了擦满是汗水和泥水的脸庞,和同志们拖着疲惫的身影又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战斗中去…… 4月27日,友谊隧道打通后,在日喀则办事的樟木口岸电信局局长才旺贡保和同事背上台式卫星电话、手持式卫星电话和维修工具徒步往樟木赶。晚上8点,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他们到达樟木镇,并用卫星电话第一时间向聂拉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孤岛樟木”第一次和外界有了联系。

    5月2日下午,绒辖乡仓木坚村受灾群众在绒辖乡文化站安置点生火做饭。

    一场生命的救援 4月25日,尼泊尔地震,吉隆县吉隆镇乃村的宁静被彻底打破。震后,村子的另一头传来叫喊声:“救人啊,救人啊,这里有人被埋在房子里了。”听到喊声,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班子迅速朝着叫声处跑去。800米的距离,不到两分钟就跑到了。现场已是一片废墟,一栋二层的小楼已是大半倒塌。霎时间,驻村工作队队长次仁达吉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赶紧救人!” 这时,余震不断,房屋还在摇晃。“是共产党员的,就跟我上!”说完,次仁达吉立即脱下笨重的大衣,朝着倒塌的房屋冲去。 6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阿旦迅速跟上。普布次仁边跑边用藏语大喊着:“有人吗,有人吗。” 地震造成的倒塌,让巨大墙体和房梁倒了一层又一层。大家用双手刨着土墙。双手划破了,可大家全然不顾,想的就是“尽快救人!” 前来帮忙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或抬起房屋横梁,或合力抱起巨大的石块,或穿进空隙中救人。 “出来了,出来了。”第一个人被救了出来,大伙迅速抬离。 “下面还有人、下面还有人。”又有人喊了起来。这时,次仁达吉的手指已经破了,满手是血,可他顾不上这些,心里想的就是救人、救人。突然,外面的村民大喊了起来:“余震了,余震了,房子在晃动,赶紧出来,赶紧出来。” 次仁达吉、阿旦、普布次仁、喻精明等一群人纷纷跑了出来。刚跑出来,房屋又有一面墙壁倒了下来。还去不去,这个问题在所有人心里升起。次仁达吉没有犹豫,第一个冲了进去。一个、两个、三个……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双联户”户长,一个个冲了上去。接着,一名名群众也冲了上去。由于房屋已几乎完全倒塌,一块块墙体又特别坚硬,给救援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村民们找来铁锹、斧头等简易工具,使劲地挖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人终于救出来了,可是已经昏迷,头部正在流血。村医班典一看,说,“赶紧送医院。” 时间就是生命,次仁达吉迅速决定,由班典带领5个年轻人,用担架抬着伤者送往吉隆镇医院接受治疗。伤员送走了,可房子下面还有人在呼救。次仁达吉他们又冒着危险,开始挖了起来。大家一边挖一边给自己鼓劲:“快点,再快点,下面是一个个生命。” 两个多小时,冒着几十次余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连续挖出了5人。遗憾的是,其中3人遇难。

    解放军某部官兵向绒辖乡陈塘村运送帐篷。

    救灾时刻的惊喜:“我当爸爸啦” “哇…哇…哇…”听着电话那头刚刚出生的儿子发出的响亮哭声,高力瞬间热泪盈眶。 5月1日,劳动节当天,也是尼泊尔地震后的第六天,依然奋战在中尼边境第一线的西藏公安边防总队聂拉木边检站监护中队三期士官高力,接到妻子传来的好消息:他当爸爸了。尼泊尔地震发生后,高力已经怀孕36周多的妻子王海涛发现突然与丈夫高力联系不上了,当她通过新闻得知尼泊尔大地震时,瞬间惊呆了。到丈夫部队探过亲的王海涛知道,丈夫驻守的中尼边境樟木口岸,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直线距离只有几十公里。尼泊尔8.1级的大地震,丈夫生死未卜。在过度的担心之下,王海涛开始感觉浑身不舒服,去医院进行检查发现:羊水转氨酶严重超标,非常容易导致胎儿窒息,需马上住院治疗,必要时要紧急开展剖腹产手术。而此时,丈夫还是联系不上,王海涛更着急了,也进一步加剧了病情的发展。而此时,在地震灾区,高力正在边境一线开展抢险救灾。大量的边民和滞留旅客都被安置在了边防监护中队营区,要保障所有人的生活,要继续守卫好国门,要时刻防止余震的到来和山顶碎石的滑落…… 4月28日,与外界失去联系整整四天的樟木终于有了移动信号。当王海涛接到高力电话,知道丈夫平安的消息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半天后,泣不成声的王海涛才告诉了高力自己的情况,开心地说:“你要当爸爸了!” 没有太多的话语,短暂的通话后,高力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抢险救灾工作中。知道自己将要当爸爸了,高力干劲十足,搭帐篷、烧垃圾、巡逻站岗,他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5月1日下午1时,高力接到了刚从手术室出来的妻子的电话,自己的儿子已经降临人间,母子平安。那一刻,高力用尽了自己的力气高声喊出了“我当爸爸啦!”现场的战友们顿时与他一去欢呼起来。当了爸爸,高力是既激动、兴奋,又有些遗憾:由于大灾在前、责任在身,自己不能看着儿子出生,不能陪伴在妻子身边,只能在心里默默向妻儿道歉,希望他们平安幸福。高力给孩子取名“高稼苠”,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

    绒辖乡邦色临时安置点的孩子在玩耍。

    边检站的军嫂们冯乐、朱丽萍、石竹鑫是西藏吉隆边检站三位官兵的妻子,原本是来探亲的,但地震发生后,她们义无反顾留下来,帮助部队打理军营。来自广东的冯乐是边检站士官吴文强的妻子,她很早就来到军营探望丈夫。4月25号下午两点地震来临,吉隆口岸发生大面积塌方与滑坡,冯乐与丈夫并肩作战,和战士们一起安置帐篷,为灾区群众分拣衣物。干部王忠平的妻子、来自贵州的石竹鑫说:“本来想和他休假回家的,但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能为部队做的事情也就是帮他们打打下手,照看照看军营。” 炊事班长丁克发的妻子、来自湖南的朱丽萍笑着说道: “作为军嫂,来部队除了探亲,是有义务为战士们服务的 。” 据了解,这3对夫妻都领取了结婚证却没时间办酒席,军嫂们对此都表示理解。

    5月1日,军嫂朱丽萍(左)、石竹鑫(中)、冯乐在边检站食堂洗碗。

    5月1日,炊事班长丁克发的妻子、来自湖南的朱丽萍(左)在边检站食堂帮助战士们削土豆皮。

    “小二”的故事 28日上午,日喀则消防支队第一批救援队抵达樟木镇开始拉网式排查搜救,支队参谋贾永录带领杨光明和丹增次旦两名士兵开始在第二警务站辖区进行排查时听到一阵微弱的狗叫声,“仔细一听,确实有狗叫声,一条鲜活的生命,我们不能放弃,而且要尽快展开营救。”贾永录坚定地对他们说道。他们仔细寻找声音来源,在一间商铺二楼救下一只被困好几天的小狗。小狗被救下来,他们为它取了名字叫“小二”。回到宿营地后,可爱的“小二”成了大家的宝贝,战士们为它搭建了小窝,吃饭时慷慨地把肉留给“小二”吃,受灾群众路过时都以为是消防官兵带来的搜救犬。 29日上午,官兵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搜救,“小二”被拴在宿营地。那天中午,贾永录返回时发现它失踪了,开始在四周寻找。“当时都有任务也没有仔细寻找,心里挺着急的,但是没办法抽出时间。”贾永录说,大约半小时候,“小二”跟在一群战士身后回到了宿营地。“ 我们在搜救时,看到小二在街上游荡,当它看到我们时便调转方向一直跟着我们回到了宿营地。”现场一位战士回忆说,“小二”似乎只人穿着橙色衣服的消防官兵,期间有群众试图将它带走,都没有成功。几天的朝夕相处,“小二”与他们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贾永录决定将它带回,给它一个温暖的家。现在“小二”已经成了官兵们悉心呵护的宝贝。

    

来源:西藏商报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