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专访我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发布时间:2015-05-05 01:3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不用课件,没有讲稿,站在讲台上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中气十足,神采飞扬,妙语连珠,讲到情深处甚至还唱起了《苏武牧羊》,你能相信这是一位86岁的耄耋老人吗?是的,这就是于漪,我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近日我市举行的镇江籍老教育家座谈会上,于漪的一番精彩演讲,博得现场家乡教坛后辈的阵阵掌声。

于漪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她说,三尺讲台,是她这辈子最舍不得、最牵挂的地方,正是这个地方,让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在闪光。

镇江情:

家乡育人成长,一辈子感激不尽

“我是喝长江水长大的,是家乡秀丽的景色陶冶了我的思想情操,家乡的悠久历史塑造了我的生命之魂。”谈到家乡,于漪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说,是家乡扎实的基础教育,成就了如今的她。

让于漪记了一辈子的,是她在曾经的薛家巷小学上的两堂课,还有在省镇中的高中生涯。

“大约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堂描红写字课,还有一堂音乐课,对我影响至深。”于漪说,教写字的是一位和蔼的女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描红准确,她让学生们把描红作品高高举起,迎着太阳看,并且告诉学生,描得好的字,对着太阳会看到每个笔画边缘都有金色的边,多漂亮!“那是我第一次发现,中国汉字那么美。”于漪说,正是这堂课,向她打开了学习语文的第一扇窗。

而那堂音乐课是1937年镇江沦陷前的最后一节课。当时,年轻的男老师一边弹着风琴,一边含着泪教学生们唱《苏武牧羊》。回忆到这里,于漪忍不住哼唱起来:“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与冰天,穷困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比铁石坚,时听塞上,笳声入耳痛心酸。”

“这么多年,这个旋律一直在我心中萦绕,因为它让我知道,什么是民族气节,什么叫爱国主义。”于漪说,那堂课结束后,因为日本兵打来了,学校就解散了,但她自此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自己的根在镇江。

高二时,于漪回到镇江,在省镇中度过了两年读书生涯。“那两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于漪的语文老师上课从来不带教案,也没有教科书,却能将所有文章倒背如流;数学老师上课非常精炼,没有一句废话,这些老师的教学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以至于至今,于漪讲话也从不打草稿。

学生时代的于漪成绩非常优秀,然而她在省镇中却得过一次零分。“正是那次零分,教会了我做人要求真。”于漪很感激那次零分,那次考试,她本意是帮助同学,把试卷给同学看了,没想到被老师发现,两个人一起打了零分。“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做人来不得半点虚假。”于漪说,走上工作岗位后,她更深切体会到,教育如果弄虚作假,那就是“彻底的腐败”。

高中毕业考入复旦大学教育专业后,于漪便离开家乡,这一走,便是近70年。然而,身离心未远,与家乡的情缘,再远再久也割不断。

这些年来,于漪一直关注着镇江。在接受采访时,她拉着记者的手兴奋地说,“我知道,镇江被评为了全国文明城市,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86岁的老人,激动得犹如一个孩子,“家乡是个有内涵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此生有幸,生于镇江。”

当记者请于漪为家乡的读者写一句话时,于漪想都没想,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家乡育人成长,一辈子感激不尽。

教坛路:

讲台一站就是64年,教书教得“着了魔”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曾形容于漪教书教得“着了魔”,而于漪的学生则说,于老师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讲台到底有何魔力,让于漪一站就是64年?

从1951年夏天第一次走上讲台,于漪便再也没离开过这个三尺大的地方。当年那个22岁扎着两个小辫的姑娘,如今已成为满头白发的耄耋老者,于漪却说,无怨无悔,“教育,就是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一天。”

回首64年的教育生涯,于漪一步一个脚印。

第一次走上讲台的于漪心里特没底,甚至“腿不由自主弹起了琵琶”,可尽管这样,于漪还是开始了在教坛的蹒跚学步。

在上海工农速成中学工作7年后,1958年,于漪调往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本来教育专业的她,学校要求她改教历史。“我不是学历史专业的,不会教怎么办?没办法,我只好边教边学,边学边教。”谁知,历史没教多久,学校又因语文老师缺少,让她改教语文。

再一次从头再来。然而隔行如隔山,于漪捧起语文书,难题迎面而来。“文言文可以串讲,现代文学学生基本能看懂,该怎么教?汉语拼音根本没学过,得先从b、p、m、f补起,汉语语法也得从零开始。”从此,于漪不得不用双倍乃至数倍的时间学习,力求在两三年内把中文系的主要课程捋一遍,这样教学才能有点底气。光学没有用,还得把课上好。为了备好一堂课,于漪常常要花10个、20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于漪说,“经过上百篇教材的独立钻研,我总算摆脱了茫然的状态,算是有了一点穿透力与判断力。拿自己的真切体会指导学生学习,就不会沉迷于空洞的概念、大话、套话,学生就能真正受益。”

除了自学,于漪又开始在比较和借鉴上下工夫。向高手求教,广泛阅读,回忆自己求学时的学习经历……这些方法都成了于漪进入语文教学之门的指南针。

渐渐地,于漪又不满足了,“教语文不能像烂泥萝卜——洗一段吃一段,语文教师的脑子里必须有整体的框架结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有很强的目的性,不能像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经过反复推敲,于漪对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有了自己的认识:“教文和育人必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把‘文’‘道’两者辩证统一起来进行教学,缘问释道,因道解文,才能使学生在弄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启发与感染。”

在教文中育人,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谈何容易?于漪开始和学生交朋友,通过望、问、听、阅和材料跟踪等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在语文学习发展上的变化。不仅如此,学生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也都成为她潜心研究的对象。在于漪看来,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正如“矢”与“的”一般,不看准靶子,只管射箭,就是无的放矢。

育后辈:

2000节公开课,培养了3代特级教师

退休以后的于漪,将自己的三尺讲台稍稍做了调整,下面坐着的,由年轻学生变成了青年教师。“学校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教育的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为此,于漪手把手地开始带教年轻教师。

“教育最大的美妙在于以人育人,教师的思想、道德、语言、举止,有意无意都在对学生起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自身人格的塑造,努力提升思想,净化感情,增长学识能力,不断完善人格,只有这样,对学生才能施以良好的影响。”这些年,于漪成立了“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于漪德育实训基地”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名年轻教师,在于漪的帮助下成为教学骨干力量。

在基地授课过程中,于漪注重引导学员之间彼此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于漪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都是于漪的学生。他们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于漪就开始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时任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的她,常常出入课堂听课,听完课就评,听一节课,起码评两三节课。“上一堂课,师生都应该是有收获的,所以评课才能让老师知道,课堂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足,怎样改进。”于漪自己也常常开设公开课,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她的公开课多达近2000堂。凡是观摩过于漪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教学艺术所吸引和折服。如今,她的近50堂公开课已成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我很骄傲,我带出了年龄跨度达三代人的特级教师。”于漪说,“我老了,做不了太多事情了,而教育事业是常青的,中青年教师的手里,掌握着国家的未来。”

省镇中校长徐杰问了于漪这样一个问题: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立德育人?于漪的话发人深省——“现在青年教师的成长非常不容易,因为他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这就更需要老师有清醒的头脑和强大的定力。老师是非常特殊的职业,要做老师,你的智慧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你的思想言行要能够做别人榜样,这个分量很重。所以时刻都不要忘了学习,不管教什么学科,都要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讲究人文精神。”

于漪说: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与其说我是一名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于漪一直在强调,学习对于一名老师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一个“学”字,于漪才有了她作为人师的自我超越,而这也是她几十年来备受尊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漪的心中,一直有着两把尺子,一把衡量别人的长处,一把衡量自己的不足。为此,她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向他人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我的教育教学经验,说到底,都是学大家的,或者说是‘偷’大家的。我每听一节课,包括听我徒弟的,听青年教师的课,都是张开我的感官,运用我的思维器官去学习,因为我信奉‘博采众长’。”没有人天生就会做教师,于漪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对于教书育人的思考。

“我当了一辈子的教师,教了一辈子的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于漪说,不满足才会有学的动力,一个教师想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和身边的人,没有底蕴和底气那就是一句空话,而底蕴和底气,都要靠善于学习得来。老师在教学生做人之前,自己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人,要言行一致,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进化自己的感情。老师不是知识的二传手,教育需要用老师的人格魅力来熏陶感染学生,身教要远远大于言传,而这种工作是润物细无声的。

对于家乡的教坛后辈,于漪表达了自己的殷切期盼——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先必须学而不厌。“真正的教师他有真本领、真东西,而且能把真本领、真东西教给学生,这就需要老师有厚实的科学与人文底子。同时,老师还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信息社会,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吸纳科学与人文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就无以从教,因为学生学习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早已经不只是学校和教室了。一位教师要想教得好,就要学得好。一位学识渊博、表达风趣的教师,才可能教得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教育不是一个结果,它是面向未来的生命展开的过程。”说这话的于漪,信仰坚定,一脸虔诚。

采访札记

虽已86岁,于老的记忆力和精气神却总是让人惊讶。在她身上,似乎有一种光辉,让人不由自主地去景仰。

那种光辉,就是信仰吧。

于老曾经笑谈,她的婆婆在她年轻时,曾经对人说:“我家这个媳妇啊,身体太差,估计活不到30岁。”是的,那时候的于漪,吐血、便血、重症肝炎……病痛将她折磨得痛苦不堪。可年轻的于漪并没有被病痛打倒,她说,是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她。而这,也正是于老到了86岁,还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孜孜以求,勃发出无限力量和生机的内因所在吧。

崇拜于老的“粉丝”非常多,我们的采访过程总是时不时会被打断。“于老师,帮我签个名吧。”“于老师,我们能合个影吗?”对于每一个人,于老都亲切地和他们握手;对于每一个要求,于老都微笑地去满足。她说:“他们和我一样,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选择了理想。”

甘于一辈子做教师,是需要情怀的。于老的情怀,小到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却又大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向大师致敬!祝于老身体安康。(古瑾)

链接:

人物简介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特级教师。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3年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领衔主编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出版工程《名师讲语文》丛书(30卷本)。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邓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