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我们追求的是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从内容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 从区域来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其他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地区在同一天迈入小康社会。
■ 从发展的角度看,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其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也不是无限提高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小康社会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
■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厘清几种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没有贫困人口和处于温饱状态的人口、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会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经济增速下降并不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一、深刻认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国梦实现的大格局,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我国,几千年的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没有也不可能将中国带入小康社会。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更不可能实现小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末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告:“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短几十年时间,要在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体现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足以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极大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来自于在党的领导下能否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稳步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来自于能否为亿万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越来越多的物质福利和精神享受,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来自于能否如期实现对人民的承诺。当今世界,资产阶级政党在选举过程中轮流向选民作出一些口头承诺,但绝大多数都成为空头支票,一些曾经长期执政的大党失去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漠视群众利益,失去了人民信任。而我们党则能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沿着既定的目标不懈追求。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在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必将极大地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赢得亿万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千百年来,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但是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在剥削制度下不可能实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数以亿计的人口脱离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着力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进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极大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科学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我们追求的是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
从内容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建设方面的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等。政治建设方面的要求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包括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等。文化建设方面的要求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业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等。社会建设方面的要求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包括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等。
从区域来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其他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地区在同一天迈入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而发达地区则要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也不意味着所有小康社会的指标同一天达到,有的指标可能提前实现,有的可能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实现。尽管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但是,在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通过产业接替、结构转型升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小,所有地区按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实现。
从发展的角度看,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其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也不是无限提高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小康社会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到20世纪末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努力。这是从当时中国的发展水平出发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不仅覆盖的领域在扩大,每一领域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后,我国将继续实现下一个奋斗目标,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厘清的几种认识
当前,社会上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不同的声音,只有厘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才能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没有贫困人口和处于温饱状态的人口。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扶贫对象大幅度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如果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显然不能说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低收入群体,不可能全社会都是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因为收入高低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低收入群体,就不会有高收入群体。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大扶贫力度,让更多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让更多温饱人口进入小康,即使少量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也需要大幅度提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纵向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但横向看,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不小差距。就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而言,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矛盾将长期存在,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会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个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依然不平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尚未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经济增速下降并不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既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也是对先前过高经济增长速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主动应对,是对资源、能源、环境等全面紧张以及产能严重过剩作出的主动调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经济方面的重要指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我国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完全可以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不重要了。要清醒看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低效率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率比较低,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方式粗放,环境恶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把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化,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执笔:赵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