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昨日,“女大学生烧炭自杀”的消息登上百度搜索热榜,消息称,天津某大学一名女学生,因被查出大三阳,遭受歧视,就在上月,她以烧炭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就在人们为其扼腕叹息时,也有人呼吁:能否删除“歧视病毒”,不要让“无知”成为伤害乙肝患者的“软刀子”。
2010年,卫生部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因为身患乙肝而遭受歧视、患上抑郁,甚至亲手结束生命的情况,在乙肝患者中并不是个例,一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中甚至还出现过“不洗手,回头得乙肝,找工作没人要”的台词。这样的歧视,在乙肝患者的生活中,经常上演。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病痛的折磨,更多的痛苦则来自担心携带者身份曝光后,被排挤到社会边缘,人格与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
对于怎样对待身边的乙肝患者,市民也很困惑,既担心“一起吃饭、说话会被传染”,也害怕“乙肝发病率这么高,万一患上肯定会遭受别人的白眼”。市民吴小姐的堂妹患乙肝多年,前不久得知叔叔“五一”要到镇江探亲的消息后,她犯了难,“他毕竟和妹妹住在一起这么久,万一被传染上怎么办”。
“由于人们对乙肝传播途径不了解,容易将乙肝的威胁放大,也正是因此,导致乙肝患者遭受误解和歧视。”市四院消化科主治医师李立胜表示,乙肝是噬肝病毒引起的肝病,会导致肝细胞的破坏。由于是传染性疾病,很多人往往谈“肝”色变,这主要来自陈旧知识的误导,一般正常的接触不会被传染。
记者了解到,2005年,我国发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一步明确了“乙肝病毒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杨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