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市政协主席会议专题“把脉”中医药发展
扶正 化瘀 活血

发布时间:2015-04-28 01:3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我们面向镇江四中、镇江实验学校、镇江实验高中的部分家长发放了350份问卷调查表明:有60.5%的人表示信任中医,79.5%的人支持大力扶植中医药,20.5%的人在生病的情况下会选中医;认为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治疗慢性病、病后调养等方面有优势的人分别为24.6%、46.9%、53.1%;有24.3%的人认为中医药发展慢,67.7%的人认为制约当前中医药发展的是名中医太少……”作为热爱中医、也是中医药的受益者,孙小娟委员用上述一组组数据,反映了我市中医药发展的有关情况。

近日,市政协召开七届三十三次主席会议,围绕“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进行专题议政。在听取市卫生局林枫局长的情况通报和市政协教卫文体委员会王华主任代表调研组的调研汇报后,市教研室中教室副主任孙小娟、江苏七0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同全、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黄文杰、丹徒区民政局副局长崔萍4位委员从不同角度就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分管副市长胡宗元到会听取意见并讲话,市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编办、卫生局、食药监局、残联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到会听取意见。会议结束时,市政协主席李国忠就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表讲话。

市政协领导、市政府领导、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政协调研组成员、部分市政协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齐聚一堂,围绕某一重要议题共商大计,这是七届政协主席会议搭建的一个议政平台。会前,为进一步了解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基本情况,更好地对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市政协副主席赵腊根率教卫文体委员会和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调研,在听取了卫生行政部门专题汇报的基础上,召开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座谈会和研讨会,并逐一走访了市直和各辖市区的每所中医院。其间,还专门赴安徽亳州、山东威海等地考察当地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向国内外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调研组成员还向部分学生家长发放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中医药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健康镇江”战略中凸显了中医药的积极作用,初步形成了以市中医院为核心的三级中医临床、学术、教学、科研、养生康复等为一体的网络,开展了“中医药就在你身边”科普巡讲、“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名中医巡诊巡讲团”等一系列活动,全市中医药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形势和百姓的要求相比,对全市的卫生工作而言,“中医药”仍处于较为滞后的地位,是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短板”,其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重西轻中”的思想依然普遍存在,中医药经费财政未能单独立项,药物零差价补助缺口明显,门诊中药饮片未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部分中医优势病种未列入医保目录等情况,同时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后继乏人,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不少中医院陷入生存与发展的困局,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迫在眉睫。为此,主席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扶正——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以其传统的优势和相对低廉的费用治病救人,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以其独特的调理方式,为老年病、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等提供有效的治疗,为群众排忧解难。可以说,发展中医药是惠及百姓的重要民生事业。尤其是当下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压力加大,亚健康人群大量增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疾病也大量增加,中医“治未病”的“上工”功能的发挥正呈现无比广阔的前景。委员们呼吁,要充分认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更有委员认为,与周边城市相比,当前镇江在中医药发展上应该加大力度“扶正”,甚至需要适度倾斜。原因是:一方面镇江的中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镇江的中药也有诸多享誉全国的品牌。弘扬我市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对于更加全面、更加充分地彰显镇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镇江作为是全国医改试点城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路子,在医改上为全国探好路、领好向。

化瘀——突破中医药发展瓶颈

“名中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后继乏人是最大的危机。调研了解,当前我市高端中医药人才严重不足,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一名、江苏省名中医4名、镇江市名中医19名、市“169人才”1名,基层中医药人才断层明显,中医药人才转岗“西化”严重,同时基层医疗单位存在人才引进困难,目前招聘条件对一、二级医疗单位没有区分,没有针对基层实际条件确定的人才引进标准,甚至出现基层的中医岗位“无人应聘”的尴尬现象。对此,委员们建议,要发挥中医名家作用,建立人才梯队。一是“名医振兴”,对现有名中医要总结成果、改善条件、奖励授荣、提高待遇等多管齐下,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名师传承”,应加大组织推进力度,促进“师传”工作规范化、持续化、常态化;三是“柔性引进”,与名医院名医师挂钩合作,开展项目协作,引进名师资源从事科研指导、挂牌坐堂、行医带徒。委员们还建议由市政府统筹,卫生行政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中医药人才专项规划、设立专项基金、开展专项指导评估。

中医院只有“姓中”,才有特色优势才能有发展。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中医院的特色优势逐渐淡化萎缩,陷入了由于中医药特色丧失导致业务量萎缩、为了求得生存又丢掉中医药特色的恶性循环。委员们呼吁,要转变观念,坚持中医院“姓中”的方向,强化中医院中医药的主导方向,大力扭转部分中医院“不中不西”甚至“以西带中”“以西代中”的局面。要凸显中医诊治疑难杂症和慢性疾病的独特优势。中医院要发挥特色优势,与西医错位发展。一方面对中医药传统优势项目予以扶持和弘扬,大力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系统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培植和壮大我市中医院(包含民间中医)现有的特色专科,注重“名院、名科”建设。同时也要注重“名方、名店”的打造。历史上,镇江产的膏药、利血生、707胃药等在全国中药界都很有影响,至今还时常有旅居国外的华人来求购镇江膏药。老存仁堂、公济药店等的“中医坐堂”和“前店后坊”,承载了几代镇江人的情感和记忆。委员建议,要做好中医药古籍、秘方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鼓励中医药企业加强中药研发和生产,加快中药产业发展,打响“镇江中药”品牌。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方便可及的服务,是中医药“接地气,惠民生”的发展模式,更是它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委员们认为,当前发展壮大中医药事业,健全基层服务网络是一个重要抓手,要按照打造“十五分钟健康圈”和中医药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的要求,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服务更多地纳入公共服务卫生项目。要提升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强中医科室、中药房建设和配备中药专业技术人员。要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强化预防保健、养生康复融合一体的综合防治和服务模式。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在医养融合型养老、医疗机构建设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委员们还建议,要加强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利用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推荐本地特色品牌专科,介绍本土中医名师,开展网上问诊咨询等,造福民众。

活血——加强行政推动和政策扶持

强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加强行政的推动。委员们认为,要以制定“十三五”规划为契机,研究制定我市中医药改革发展的总体方案,包括发展规划、工作重点,以及优化全市中医药机构布局、化解中医院历史债务等问题的具体办法,通过盘活存量,发展增量,加速优化区域中医药事业格局。建议市政府抓紧出台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市和各辖市区政府,一地一策解决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对重大政策、重要工程、重点项目,要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做到可实施、可量化、可评估。

实施促进政策,更是委员们的共识。具体建议是:一把二级及以上医院门诊中药饮片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二借鉴威海等地经验,将中药全部纳入医保目录,打破中医治疗报销的地域壁垒和病种限制;三全面落实中医类服务门诊报销比例多5-10%的政策(目前只有丹阳、句容执行),同时要对中医院药品零差价补贴落实到位。四增加医保项目,对“治未病”项目纳入医保。同时,改革定价与支付办法,建立中医优势病种的单病种结算制度,试行最高限价。要制定区别性收费标准,基本医疗实行廉价,增值服务实行优价。完善对中医院(科)和中医师的绩效考评办法,淡化中医“药占比”考核,区别中西医专科建设要求和职称评审条件。

投入是中医药发展的有力保障,国家规定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大投入并单独立项。各级各部门要千方百计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投入,中医药发展经费要在财政预算中单列,重点加大对中医药基础设施、服务网络等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逐步改善中医药的医疗环境和条件。由于基建投入等原因,大部分中医院形成了巨额债务,严重制约事业发展,靠其自身能力基本无力偿还,建议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帮助逐年化解。还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创办民营中医药机构。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把中医事业和中药产业做大做强。

文化不彰,医道不辨,医术则不明。委员们建议,要强化中医药媒体宣传,借助各类媒体广泛介绍中医的历史贡献、现实作用与未来价值,增强中医药的美誉度和公信力。增加中医药功效体验,通过多种活动和网络平台,扩大临场受益、激趣悟理、口耳相传的受众面。设立中医药文化基地,当前我市可以从重点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校做起,逐步向博览机构、名医遗存、乡镇社区延伸“链接”,更好地弘扬中医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感受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卢小芳)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耿业宏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