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一家基层司法所,4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到10年间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18名,未发生一起脱管、漏管事件;给予失足人员人性化关怀,帮助191名人员“浪子回头”;参与高校社矫专业教材编写,社矫探索获司法部专家肯定。近日,大市口街道司法所被省司法厅授予江苏省社区矫正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大胆探索,社矫经验全国推广
记者来到位于老北门17号的这家司法所了解到,2005年5月,社矫试点工作启动初期,该所只有一名工作人员、一张办公桌。10年来,通过不懈努力,队伍逐渐壮大,办公环境日益改善,社矫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他们先后参与了全市社矫监管系统的设计、移动定位管理办法、结构化监管意见和社矫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等多项行业性文件的起草和制定,并参与了省司法警官学校社矫专业教材的编写。
司法所积极探索社矫工作新路子。结合社区实际需求及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采用包干社区服务项目的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考核。改变了以往时间固定的劳动模式,使社区服刑人员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完成社区服务,增强了社区服刑人员的责任心,劳动成效也大大提升。该模式得到了司法部社矫工作特邀专家、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吴宗宪教授的高度肯定,写入了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区矫正规范化》,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整合社会资源,率先成立社区矫正协会,到目前为止拥有40个成员单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社矫对象的帮扶作用,进一步提升社矫质量。与街道人社服务中心合作,创新设立社区服刑人员就业信息平台。近3年来,共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了10余次专业技能培训,提供了200余条就业信息,受到了社区服刑人员的一致好评。
春风化雨,解矫人员重获新生
社区矫正,是没有围墙的监狱,没有教室的学校。大市口司法所在增强法律法规教育的同时,更突出人性化沟通交流,重感化、解心结、送关爱,力争让社区服刑人员“浪子回头”。
因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缓刑的赵某,入矫初期比较自卑,工作人员发挥自身的女性优势,从她感兴趣的购物、减肥等话题聊起,慢慢帮她打开心扉。一天,赵某因男友突然提出分手,情绪失控,产生轻生的念头。司法所工作人员得知后,一边与她通电话,安抚她的情绪,一边紧急联系了市司法局副局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史雪峰对她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心理疏导,赵某打消了轻生的念头,重拾生活的勇气。解矫后,她将司法所工作人员当成“知心大姐”,在工作、生活上遇到难题时都会来电征求建议。
接受社矫后重塑新生、回报社会的人也有不少。经营一家摩托车修理铺的罗某,因犯交通肇事罪入矫。在工作人员的鼓励下,他收了两个下岗工人为徒,免费教他们修车技艺。在两个徒弟学成满师的日子,罗某自掏腰包购买了价值2000余元的修车工具相赠。徒弟们很快开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修理铺,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天,一名男子推着一辆五羊本田来到修理铺要求换锁,罗某发现车锁有被强行撬开的痕迹,且车主说话支支吾吾,无法说清车的来历,于是找机会报了警。警察控制住“车主”后,经过调查,发现他果然是一名盗车贼,并顺藤摸瓜将其同伙一并抓获。(丁方品 童磊 方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