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镇江茶叶消费市场究竟有多大,并无专门统计数据,但若以全国年人均消费600克计算,粗略估计我市每年大约消费茶叶2000多吨。而地产茶的总盘子目前只有1400吨左右,理论上讲,即便全部“自产自销”,也远远供不应求。
事实上,作为江苏茶叶主产区之一的镇江,所产茶叶有相当一部分是外销的,数量约30%以上,主要销往南京及长江以北省内城市。记者了解到,紧邻省城的句容张庙茶场,每年更是有高达40%销往南京。
自身产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空额,一直是由外地茶顺势填充,而且客观上它们几乎不会受到来自本地茶企的太大竞争压力,特别是中低档茶。市农委园艺蔬菜处处长李传德认为,放眼未来,地产茶如果放下“架子”,完全有条件、也有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在本土市场的占有份额,与此同时,外销量也一定会上升。
李传德说,就宜茶资源而言,调研表明,我市丘陵山区目前至少还可以开发出适合种茶的潜在面积3万余亩。这些丘陵土地现有产出较低,一旦实现“华丽转身”,将变劣势为优势,比较效益更加显著,成为做大我市茶产业的重要基础支撑。
做大做强茶产业,除赖以“天时、地利”,更贵在“人和”,首先应从战略层面上认识到它在发展高效农业中的地位,有关这一点,镇江可圈可点。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经济,并将其列入“五大特色农业”中“高效园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打造丘陵特色茶果经济,2013年10月,镇江出台了《关于扶持我市丘陵地区茶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设立了茶叶经济扶持专项资金,并开列了具体量化的补贴清单。据介绍,作为一项普惠政策,省内其他产茶市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均比不上我市这么强。
李传德介绍,发展茶叶经济对促进区域农民增收作用十分显著。茶园所在的丘陵地区大都经济相对欠发达,老百姓收入与就业渠道不宽,而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种植成为很好的扶贫项目,一次投入,可以受用几十年、甚至一生。
茶叶经济的综合作用还能在更多层面上得到体现。茶园可以美化、绿化新农村,多年生的常绿茶树可以在土壤保持、水分涵养方面,对茶区生态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作出贡献。此外,与其他农产品不同,茶叶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产品”,香飘四方的名茶堪当“文化名片”重任。
做大做强茶产业,离不开政府扶助与茶农自主作为之间的良性互动。李传德认为,茶叶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既涉及茶树品种、树龄结构,也涉及茶叶产品结构、档次结构,无论推进哪一种调整,都不免或多或少遭遇制约瓶颈、或重或轻承受某种阵痛,但理念障碍有时往往会成为最大的瓶颈。
就产品档次结构而言,李传德表示,新形势下提高中档茶比重,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消费者需求,显得十分重要。这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单品种效益与总体效益的统筹关系,单价下来、销量上去,经营者与消费者可以实现双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李传德由此倡导业界共同践行一个课题,那就是“让更多镇江人喝镇江茶”。他说,喝茶是一种“嗜好性极强的消费”,已有饮茶习惯的人,喝什么口味的茶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定向选择,因此应当注重从培养青年消费群体做起,这是支撑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