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昨天,原镇江市“少年之家”的辅导员和部分红领巾艺术团团员在我市聚会,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五十多年来的首次相聚。这些老人近40人,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也已61岁,他们从上海、北京、广州,甚至国外赶来,快乐相聚,追忆青春,笑谈人生。
“但愿更老时,我们再相会……”昨天上午,为这次聚会特意改编的《青少年朋友再相会》,在金山湖畔一酒店里唱响时,他们热泪盈眶。
1957年成立的少年之家是如今少年宫的前身,创始人之一的冯春才说起当年成立少年之家时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当年因为发现很多孩子放学后无处可去,当时的共青团和教育局决定筹办少年之家,作为校外教育基地。“当时的少年之家有三大功能:一是所有的活动阵地都在这里,包括成立少儿图书馆,体育活动,放幻灯;二是成立兴趣小组活动,就是红领巾艺术团,包括话剧,舞蹈,乐器和合唱团;第三,全市所有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都由少年之家承办。”
下午,这些最长有五十多年没见的辅导员们和他们的艺术团学生们相聚在一起,畅谈对少年之家的想念和感恩。从事了三十多年国际文化艺术传播工作的谭宏庆,是少年之家的第一任辅导员,对于少年之家,谭宏庆“几十年无法忘怀”。1957年到1960年,他的每一个周末都在少年之家度过,“就把那里当成了家,所有的同学和老师就像是一家人。”
如今已经是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院长的吴洪林,回忆起少年之家的经历,也是感慨万分。吴洪林最初是少年之家红领巾艺术团的团员,后来当过辅导员,担任过市文工团团长,之后又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并成为老师。吴洪林说,当年少年之家的学习和实践为自己后来的道路铺垫了厚实的基础,“希望老一辈的精神和传统,传承给现在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艺术和人生的魅力。”(记者 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