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要闻 时政

孔学堂为传统文化探寻时代坐标

发布时间:2015-04-17 15:2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时代精神与文化理想

    “建设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这是贵州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最终还得靠文化。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曾说:“一个地方如果文化人不愿意来,那一定发展不起来。”建设孔学堂,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有识之士来贵州传播知识、探讨学问。

    “孔学堂的主角是学者。”一位省领导这样概括孔学堂的定位。他认为,孔学堂的发展目标,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一致。孔学堂将孔庙、书院、学堂等传统文化载体进行创新和发展,不仅要敬拜先贤,更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传播、交流、研究、转化,使之成为敦风厉俗、明礼知耻的道德高地,百家争鸣、产生思想的学术高地,弘扬传统、播撒文明的文化高地。

    经过3年发展,孔学堂已经建立了以理事会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一期、二期工程顺利完成,初步具备了教化、礼典、祭祀、典藏、研究等功能。理事会创办了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孔学堂网站、孔学堂艺术团等机构,还建设了全国第一家“国学云”平台,海量检索、在线互动、超限传播、受众分析,实现了传统文化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孔学堂理事会理事长、贵州省文明办主任朱新武对记者说,孔学堂不仅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过时,更要让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德和思想精髓成为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未来:弘扬传统文化的“梦工厂”

    “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做了一项领先全国的文化事业,了不起!”郭齐勇教授说,像孔学堂这样规模宏大的传统文化“梦工厂”还没见到过。

    郭齐勇认为,孔学堂的成功模式关键在建设思路和机制,“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投资、高校出成果,成果再转化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进而提升公民素质和道德水平,最终全社会受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在考察孔学堂的建设发展后认为,孔学堂带来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和体验方式的变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为打造贵州文化新名片和中华文化传承交流的重要窗口提供了有力支撑。

    “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思想的精髓,也是孔学堂的行动指南。他们注重从内容上、手段上、方法上、渠道上大力创新,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面下功夫,把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把公益性与经营性结合起来,把文化与活动结合起来,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不断的发展壮大使孔学堂品牌价值逐渐凸显。孔学堂理事会成立了孔学堂文化发展股份公司,并正在实施三期工程,建设“孔学堂传统文化产业园”,围绕传统文化开发孔学堂系列产品。

    一座弘扬传统文化的“梦工厂”正在贵州崛起。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柳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