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潘国英拳拳孝心演绎人间真情

发布时间:2015-04-04 00:2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说起潘国英以孝事亲,邻居陈美玉竖起大拇指:15个年头,她照料患病养父,真比亲生儿女还用心。

潘国英今年57岁,家住丁卯街道潘宗社区。去年12月24日,潘国英的养父安详地走了。葬礼上,潘国英悲痛欲绝,但问心无愧。“孝就是在父母长辈需要时,做他们最可靠的保障。”潘国英说。

因为不是亲生,一家人格外珍惜亲情

潘国英很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三岁时,被未曾生育的表姨夫抱养,生身父母就住在不远的辛丰镇上。在潘家,这不是秘密。

按道理,养父是孩子们的外公。但潘国英教育两个女儿从小就称呼养父为“爷爷”,她觉得这样叫更亲。50多年来,一家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从来没有分开过。

“正是因为知道不是亲生,一家人才格外珍惜这份亲情。”潘国英的小女儿潘肖艳对记者说。

2000年,潘国英的养父被查出胃癌,就在住进医院的第二天,丈夫也因为急性肝炎住进了另外一家医院。为了瞒住养父,让他安心治病。潘国英不仅一直守候在养父身边,还叮嘱患病丈夫每天要来医院看望养父。

家里一下子病倒了两个人,潘国英就和丈夫商量,花钱找临时雇工伺候丈夫,而自己则守在医院一心服侍养父。

养父胃癌做手术需要一大笔钱,潘国英又说服家人,把丁卯公寓一套刚买了不久的商品房卖掉,及时筹足了手术费。

母亲一份孝心,感染儿女心存感恩

养父手术后胃切除4/5,需要少吃多餐,一天至少要吃5至6顿。潘国英从来不给老人吃剩饭剩菜,顿顿新鲜、顿顿换花样,让老人吃得有滋有味。老人在手术后十多年里,体重不降反升。

2012年,养父意外跌倒,瘫痪在床,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潘国英每天给老人喂饭服药、换纸尿布、擦洗身子、揉腿翻身,从无怠慢。有时候上午刚换的床单,下午又弄脏离开了,潘国英二话不说,再洗再换。养父瘫痪一年多,身上没有一个褥疮。养父神志不清时,又哭又闹,乱扔东西,每当这时,潘国英都守在养父身边,她怕养父伤了自己。

邻居陈美玉告诉记者,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潘国英每天把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住的地方一点异味都没有。

养父身高近1.80米,只有1.56米的潘国英每次为他翻身、换纸尿布都很吃力。两个女儿受母亲孝心感染,也把照顾爷爷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

“爷爷对母亲有抚养之恩,而奶奶是在我出生时,为我洗尿布失足跌下水塘淹死的。你说这样的大恩,我们该怎么报答?”潘国英的大女儿傅小念对记者说:“爷爷和奶奶是我们的亲人,更是恩人。”

孝亲故事,成为社区里的“正能量”

傅小念说,她名字里的“念”,就是纪念为她而去世的奶奶。

潘国英家的老邻居刘春琴告诉记者,潘国英是养女,丈夫是上门女婿,几十年来,潘家关系都很融洽、和谐,这在农村很不容易。尤其,潘国英对待生病养父,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护理。

刘春琴介绍,老人瘫痪后,理发成了问题,潘国英就叫女儿买来理发工具,自己学着为养父理发。

社区干部潘银银告诉记者,潘国英一家人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续写着不能丢弃的孝道传统,成为群众身边的“正能量”,在居民中树立起了敬老孝亲的好榜样,让人们看到了人间真情。据介绍,丁卯街道正在推荐潘国英入选“镇江好人”。(记者 崔宁华)

图片说明:养父“走了”三个月了,潘国英仍然仍有很多话想对他说。崔宁华 摄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耿业宏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