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3月24日上午,站在丹阳市延陵镇宝林村的牛蛙养殖场门外,“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在这里生动上演。一位工作人员迎了我们进去,养殖户马锁荣正在给牛蛙喂食,只见一片小池中密密麻麻爬满了不同成长阶段的牛蛙。
今年52岁的马锁荣,退伍至今20余年,从部队退伍后,他先后当过企业工人、海员,最终还是选择了回乡创业。马锁荣说,他曾有过养猪、养鱼的想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央视报道有关养殖牛蛙的消息,于是,养殖牛蛙的念头萌生了。
接下来,他走南闯北,外出“取经”。1993年,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马锁荣在村里承包了几亩土地,办起了牛蛙养殖场。
起初,除了请教外地的养殖户,马锁荣还征订关于牛蛙养殖方面的书籍和报刊进行阅读或上网查找别人的成功养殖经验。马锁荣介绍,“苗小的时候,每天都要换水,保证水质。”他说,牛蛙幼苗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如果水质稍微浑浊,将影响到存活率;在喂食方面也有讲究,投放饲料时,如果投放不够,难以长大;如果投放过多,不但影响水质,牛蛙还会无节制地吃,导致死亡。“这都是经历惨痛教训后才学来的。”马锁荣介绍,目前,养殖场面积已经扩展到40亩,养殖场大约有30万只牛蛙;他一共有20多个牛蛙养殖池,每个池可养殖牛蛙0.6万公斤左右。
当天是今年开春后第一次喂食,马锁荣刚将饲料撒入水中,牛蛙立刻拥成一团抢食。“要是在傍晚,饲料还没投入水中,牛蛙就跳起来抢着吃。”
据了解,牛蛙上市分为早蛙和晚蛙,早蛙是农历七、八月份上市,此时由于市场供小于求,所以1公斤能卖20多元至30多元;晚蛙是正月上市,价格则要稍低一点,1公斤能卖15元左右,成熟的牛蛙多销往常州、上海等大城市,还有一部分销往日本市场。“牛蛙市场需求量大,不愁卖。”马锁荣说。
马锁荣不仅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养殖牛蛙技术,还能培育牛蛙幼苗。他说,自己培育的幼苗比较放心,不用担心被贩卖幼苗的商家混进不良苗子影响存活率。
目前,马锁荣养殖牛蛙收入可观,在周边地区慢慢传开,不时有商家上门取经或购买。但他致富不忘邻里乡亲,时下,他正准备将苗种、牛蛙以低廉的价格出让给周边附近村民,并承诺无偿地为村民提供养蛙技术。(佘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