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传统年俗渐渐淡了 专家认为文化内核不会改变

发布时间:2015-03-07 00:3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过了正月十五,热闹的春节也算过完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传统年俗越来越没那么隆重和讲究。不过民俗专家昨天向记者表示,与现代生产、生活相匹配的年味儿也在慢慢演化,并催生出一些年俗新风尚。

“以前过年过节,有颜色、有光亮、有声音。”家住道署街50多岁的赵女士回忆说,小时候过年穿新衣戴新帽,家家户户贴对联放鞭炮,元宵节还要点灯,那氛围真是热闹。可现在大家住在楼房里,各种土的、洋的节日越来越多,再也感受不到那么浓烈的年节气氛。

在索普集团上班的冷先生今年40岁,过年期间除了回盐城老家拜年以及在镇江和朋友聚会外,很快就投入了工作。连元宵节那天的汤圆都没顾得吃,“手头事情多,我们不可能像老年人一样,到了年节就必须吃应景的传统食品。至于元宵节,我倒是听过‘十三上灯、十八落灯’,但没有遵照执行啊。”冷先生说。

对于年味儿变淡的现象,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副馆长罗戎平表示认同。他说,传统年俗一定是与时下的生产生活相匹配的。比如镇江年俗骑驴上金山、上灯圆子落灯面等,每一个年俗的背后承载着当地文化和生活的积淀。当年俗不再适合或影响现实生活时,它就会“移风易俗”。就拿吃圆子来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到元宵节才能吃上这种黏黏的米制品;而如今超市里随时可以买到,再加上圆子难消化,体型偏胖的市民自觉减少摄入量,甚至在元宵节也不吃。人们感慨年味淡了,其实是年节的仪式在演化,其文化内核并不会改变,人们依然期待团聚和休养生息,依然会许下新年心愿。(记者 翟进)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邓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