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临近春节,丹阳市云阳街道留雁冷甲村种粮大户冷正兴不忙年货却忙于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为春耕备耕早作准备。聊起现代“种田经”,51岁的他告诉记者,自2009年开始,他依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他的“兴雁家庭农场”种粮所需的耕、种、收等各类农业机械以及粮食烘干设备应有尽有,农机总投入已达630万元。“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村里流转给我的1200亩土地,日常管理主要由4个劳力分工负责,农机装备的大发展,让一个家庭承包全村上千亩土地种植成了现实。”
去年以来,丹阳市农机装备紧跟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在保持装备发展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装备结构优化和应用水平提升,结合新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发展了秸秆综合利用、粮食烘干、工厂化育秧、高效设施农业装备。据统计,全年共使用各级农机购置财政奖补资金达2612万元,新增各类农机机械2147台。全年完成水稻机插秧44.3万亩,机条播小麦25万亩,秸秆机械化还田84.6万亩。
“目前,我市农机装备发展实现了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装备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据丹阳市农委农机发展科负责人介绍,农机装备发展实现了四个转型:一是由高耗低效向节能高效转型;二是由单式向复式转型;三是由粮食生产向粮食保障转型;四是由粮油生产环节单一型发展模式向粮油生产与高效设施农业并重的模式转型。
据了解,2014年较“十一五”期末,该市75马力以上拖拉机占比已从20%提高到71%,高速插秧机占比从45%提高到85%,复式作业机械从3台猛增到411台,粮食烘干设备从32台增加到201台,激光平田机、筑埂机、自走式高效植保机、畜禽水产智能养殖监控设备、微孔曝气增氧机、茶园防霜机等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得到广泛应用。 (史惠铭 鲁秋忠 蒋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