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奔波帮小伙争取到61万赔偿费
金山网讯 去年11月小郭的眼伤被鉴定为工伤五级。突如其来的意外不仅让他失去了左眼,也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而他所在的企业支付住院期间的医药费后,对其他赔偿费用置之不理。“有争议,找海燕”,已在润州区外来务工人员中广为流传。经同乡指点,今年1月8日,小郭向海燕工作室发出了求助信号。
“考虑到工伤待遇争议案件程序繁琐、周期长,小郭的眼睛急需后续治疗费用,我们决定启动‘快立、快调、快审’绿色通道。”调解员朱蕾是个“85后”,但是办起案子来却很老到,她立即找到用工企业,先后四次诉前调解,企业同意足额支付30余万元赔偿款。可是,小郭还未成家,就失去了左眼,后续治疗费用也很昂贵,父母拒绝接受这一结果。
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仲裁员郭海燕得知这一情况后,让双方“背靠背”。一边安抚小郭家人的情绪,一边引导企业换位思考,最终促成了双方达成和解,企业同意支付申请人工伤待遇费用共计61万元。
至此,意味着这起因工伤待遇补偿引起的纠纷,通过调解圆满结束。不过,海燕工作室却没有就此“收手”。“考虑到申请人现在的经济状况,眼睛的后续治疗急需用钱,他需要尽快拿到钱。”郭海燕再次与企业协商,说服其尽快支付赔偿费用。
8天时间 25名职工拿到21.4万辛苦钱
宁愿做过,不少做,替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争取合法利益最大化。这是海燕工作室的服务宗旨。
“我一个外乡人,在镇江举目无亲,没你们的帮忙,不可能这么快拿到辛苦钱……”去年9月12日,来自黑龙江的外乡女职工陈艳玲拿到原单位退还的押金、工资5515元,向润州区仲裁院送来了一面写有“依法冲裁顺民意,主持公道留美名”的锦旗。
去年8月底,陈艳玲所在单位的25名职工因工资、补偿金、押金等争议,找到了海燕工作室。“礼让一个座位、奉上一杯热茶、给予一张笑脸、献上一句问候”,很快让进门时还情绪激动的女工们平静下来。郭海燕开始心理疏导,引导柔性快速调处劳资纠纷。另一头,工作室的朱蕾、马玉琳则分头行动,联系法律援助中心为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同时找到企业负责人,宣传相关法律政策,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研究调解方案。前后仅用8天时间,就促成了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共支付25名职工工资、补偿金、押金共21.4万余元。
一触即发海燕“飞”来化解群体事件
至今,外来务工人员许伟还念叨着“海燕”的好。
去年5月份,许师傅因企业补偿金问题,怒气冲冲地找到海燕工作室,要求立即仲裁。“当时裁决书都写好了”,可是郭海燕考虑到,直接进入裁决程序,周期比较长,当事人不能及时拿到补偿金,于是,她决定再去灭灭许师傅的“火气”,可是换来的却是一方“不拿到钱,就不调解”、另一方“没这么快付钱”的强硬态度。看似僵局,郭海燕倒是认同了双方的调解方式。她去银行从自己的卡上取出3500元,垫付了补偿金。当事人双方见状,惭愧地低下头,并握手言和。
“有争议,找海燕”,海燕“飞”到了调处一线。去年7月中旬,镇江某超市因与物业方租金分歧导致闭店撤场,149名职工突然失去工作,并对经济补偿金、年休假等安置情况一无所知,发生群体性纠纷,双方情绪对立,矛盾一触即发。郭海燕和其他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连续5天组织召开三方集体协商对话,为职工争取利益最大化,最终在“海燕工作室”仲裁团队主持的三方协调会上,劳资双方就补偿方案和解决程序达成了一致意见,一周内所有人员均签订补偿协议,补偿职工280余万元,妥善化解了这起群体性事件。
截至目前,海燕工作室已在涉及西南片区整治、污染企业关停等十多项民生重要工作中,圆满解决了近千名职工的善后安置问题,维护了辖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戴敏 郁南 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