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赵亚夫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戴庄村两位农民务农致富的故事,杜忠志就是其中的一位。发生在“老杜”身上的变化,是戴庄村2800多村民齐奔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精彩缩影。
“老杜”的桃园在戴庄白沙村。而记者到白沙村却是颇费周折。先从市区坐长途车到句容市,一个多小时;再从句容汽车站坐到天王镇元巷的公交车,又是半个多小时;而白沙村还没有到,记者联络了“老杜”的儿子“小杜”,他开着车把记者载到白沙村,又是20多分钟。
下午一点半的时候,记者终于来到了“老杜”的桃园,可是,“小杜”转了几圈,愣是没找到“老杜”的影子。“老杜”去哪了?记者跟着“小杜”一起找。人还没找着,可是记者发现这一片桃园里,可谓应有尽有啊!不仅有桃树,还有苗木、花圃,还养草鸡、鹅,记者甚至发现了一只长耳免,往背景看,后身是一排排青山了。
戴庄种桃子,他是第一人
记者在桃园转了几圈,发现远处一个小坯房边有人活动,便寻过去。原来,老杜和老伴正在那里忙活呢!房子门口停着一辆三摩,老杜用铁锹把收下来的玉米粒和其他饲料混合在一起,然后装入袋中。老杜介绍:“这是绝好的家禽饲料。”这个时节活不多,他和老伴全包了。
老杜今年61岁了,可里里外外都是忙农活的一把好手。隔了一会儿,老杜忙完活了,脱下满是灰尘的劳动服,换上一件黑色皮夹克,跟记者聊了起来。在戴庄,老杜被称作“种桃第一人”,这可是有来源和根据的。
为什么这么说?老杜承包的这70亩左右桃园,原来就是镇江市农科所的示范园。这块示范园里种了各种作物,柿子、桃子、茶叶和各类粮食作物……能同时伺候这么多品种的作物,老杜当然是当地的农业技术骨干。1999年至2007年,老杜被农科所聘用,担任了那里的农业技术指导。
农业专家赵亚夫是2001年来到戴庄的。他没想到这么贫穷的村庄还有杜忠志这么个人才。他给杜忠志带来了日本的桃子品种。现在,老杜的桃园品种丰富,全是进口的好品种,油桃、水蜜桃、黄桃……聊起桃子,老杜的话匣打开了:我这里有日本进口的“千代姬”水蜜桃,因为种的好,田间管理到位,去年水蜜桃的含糖量达到了17%,比别人家种的甜多了。
去年,老杜的成品桃收了3000箱左右,一箱5斤左右。在去年成熟季节,通过赵亚夫的“吆喝”,再委托镇江的新闻媒体帮忙,卖掉了千把箱,其余的2000多箱,则是通过市场渠道卖掉的,有的是中间商直接过来拖货,有的则是卖到了周边的大批发市场。
平心而论,虽然去年桃子卖得还算顺当,但老杜心里总是有点忐忑。他领着记者到桃园里看了一下,现在是冬季了,可是桃树上还挂着不少的“套袋”,那里面都是一个个果实,老杜指着它们说:“那些都是来不及采摘的,现在只能烂掉。”
对种桃,老杜虽然信心满满,但是今年却是一个坎:因为连续多年种桃,这片桃园已经到了非深翻一遍的时候了,否则不仅产量低,而且病虫害也会厉害。但是深翻地要租用大型农用机械,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舍不舍得投资?他拿不定主意:“这个最好还要请赵亚夫把把关,毕竟他在外面见多识广。”
他和赵亚夫的“交集”,真不少
算起来,杜忠志在戴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第一位在赵主任亚夫的指导下富起来的农民,不夸张地讲,以老杜的“示范效应”为开端,引发了今天戴庄的燎原之势。回想起刚起步时,老杜说做梦也没有想到靠种地会有这么好的经济效益,而这一切变化都要归功于赵亚夫,回忆这几年来的风风雨雨,老杜感慨万千。
提到了赵亚夫,杜忠志和他的交集还真不少。如果说戴庄是赵亚夫的一块试验田的话,那么,有不少时候,撬动杠杆的第一人非老杜莫属。他也正是这样做的。比如现在声名鹊起、远销各省的优质戴庄有机米、越光大米的第一斤稻种就产自老杜的稻田里。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杜对戴庄的贡献可就大了。
2003年,杜忠志种了3亩有机桃,赵亚夫承诺以至少每斤5元的价格帮他销售,当时,老杜怎么也不相信,因为在当地桃子顶多也就卖到1元1斤,因此他就和赵亚夫说:“我不要你5元一斤,我2元钱一斤卖给你就行了。”而等到桃子上市,桃子竟卖到了8元,杜忠志感觉像在做梦一般。
2004年,赵亚夫主任带来1斤日本越光稻种。因为杜忠志的技术最好,所以让他试种,1斤稻种竟然栽了1亩6分田。杜忠志种了几十年的地,苗栽下去不久,他越看越觉得这个稻子不行,秧栽得很稀,而且秧苗还死了很多,能不能收到稻子还是个未知数。赵亚夫却对他说:“留着它,按我的方法管理,要是最后收得不好,我按常规稻子产量一分不少补给你。”最终收到了400多斤一亩,虽然产量低,但加工出来的大米却卖到8元每斤。
2006年,村里组建农业合作社,帮助村民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老杜又是第一个加入。本来在城里打工的儿子也回来和老杜一起干。村民们见老杜种有机稻机田富了,纷纷加入到有机农业的行列中,村上的范淑英等42户贫困户,很快也靠种有机田实现了增收脱贫。如今,戴庄绝大部分的农民都在从事有机农业的种植和养殖。
作为戴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老杜的收益也是丰厚的。他从1999年在农科所示范园打工,到第一个发展有机农业并加入合作社。用他的话说,“是有机农业让咱农民发家致富!”
现在,在这片风光秀丽的桃园里,老杜的有机农业更是搞得风生水起,他开始了新的农耕生活:在桃林里养羊、养鸡,水稻成熟后田里改种青葱。种稻、种菜不再用化肥农药,追肥改用秸秆、菜饼、米糠、畜禽粪便,除虫改用秸秆醋液、米醋液和糖醋诱杀……契合“天地有机”理念的科学耕作方式,产出了绿色环保的各式农作物,更让这里农产品的名头越来越响。
“技术控”,是一点点磨出来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老杜身上的特质不少。首先是技术好,肯吃苦,用庄稼人的话来讲,就是种地的一把好手。
戴庄地处丘陵地带,10.4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划成“五山一水四分田”,耕地面积只有7000多亩的戴庄村,多年来曾是句容有名的贫困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3000元。在生活窘迫的那段日子里,老杜凭着一股勤劳肯干的劲头,硬是当上了村里的“首富”。只不过,他这个“首富”的含金量太低,辛辛苦苦累一年,全家也挣不上2万元。
而“技术控”的养成却需要岁月的积累和磨炼。
在到镇江农科所示范园打工之前,老杜一直在开荒造林,老杜桃园的周边,就是一个叫做“磨盘山”的地方。以前这里是一个国营农场,管辖着方圆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内有十几座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山峰相连之间有盆地、水库。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杜忠志就在这一片天地间植树造林,这一干,就是十多年。现在,老杜桃园的周边,仍然可以看到满山的黛青色,老杜自豪地用手指指,爽朗地笑道:“那都是我种的哟。”
1999年至2007年,老杜在镇江市农科所示范园打工,每月领的工钱只有300元,尽管如此,他在里面刻苦学习,原有的技术得到提高。其中,只要是示范园里的项目,他都会努力学习种植和养殖技术,里里外外争取做一把好手。2008年,老杜觉得时机成熟了,开始单飞,他种有机稻、水蜜桃、养草鸡,2008年夫妻二人收入超10万元,2009年收入超过14万元,再次成为当时戴庄的“首富”。
前后两次的“首富”经历,内涵已不可同日而语。而这其中的催化剂,就是赵亚夫。尽管从技术层面来看,赵亚夫的种地水平并不比老杜来的高明,这一点,从两人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来。有一次,赵亚夫跟他说:“我们俩技术一样的,我晓得的事你都晓得。”尽管如此,老杜仍然把赵亚夫看成是“活菩萨”。老杜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只要能搞到钱,赵亚夫喊我们种石头我们都种。”
像赵亚夫那样,种田一把好手的老杜,对其他求技术指导的村民却并不保守,基本是有求必应,因为在内心里,他也想学像赵亚夫那样,帮助更多的农民兄弟走上致富路。(竺捷)
图1;老杜在自家桃园,图2:老杜开着三摩拖货:竺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