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载助学,爱心诠释老区精神
金山网讯 提及茅山,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其秀美的风光、作为道教上清派发源地所享有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以及中国六大革命老区之一的“镇江茅山老区”。茅山地区作为华东敌后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留下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茅山,有一群以离退休干部为主的热心人,将茅山精神内化,自发创建“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17年来,他们动员爱心企业和个人,资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让一位又一位乡村教师得以安心任教。在记者连日的采访中,一批批爱心人士践行“慈善”的画卷,徐徐展开。
18位老人一拍即合夕阳之躯投入朝阳事业
“茅山老区至今发展仍显滞后,因贫辍学或上不起学的孩子仍然存在。”一位“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96年,75岁的马立平在与老朋友叙旧时得知茅山老区两名品学兼优的孩子因贫辍学,当即联系了17位朋友,商议出兴教助学的提议。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97年7月7日,“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在宝堰镇正式成立,马立平被选为理事长。
作为非营利性质的民间慈善组织机构,协会面临的最大难题除了助学资金没有固定来源,还要深入到老区各个贫困孩子生活中家访、校访等。没有车,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对于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是横亘在协会发展路上的问题。
“想干事就一定要干好。”这句话一直挂在马立平嘴边。一位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蹬着自行车一趟趟缓慢地行进在各个贫困学子家庭之间;每月从离退休金里划出不菲的通讯、交通费用;动用一切关系筹款捐助……这就是协会创建初期,这些老人的工作常态。
“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现任理事长姚美玲清楚地记得,从1997年马立平担任“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理事长到前几年马老去世,他总共捐资17万元。仅协会成立第一年,马立平就动员全家,陆续捐资3.8万元,这相当于当时他18个月的工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18位当时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病魔缠身。他们有的动过好几次手术,有的身患癌症。协会成立至今,已有多位老人相继去世,马立平也以动过大手术的病躯坚持在兴教助学的阵地上。
前几年,马立平病重,临终前,仍不忘自己的公益事业,嘱托要继续将这份事业延续下去。之后,姚美玲被选举为““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第二任理事长,也由此接过 “兴教助学育人”接力棒,与老“战友”们一起投身新一轮助学活动中。
放弃原本安逸的生活来做一份没有工资的事业,而且还自掏腰包?对于从事这样事业的人,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太傻了”,可在协会成员们看来,一点也不。用姚美玲的话说,“这是一份‘自讨苦吃’,但意义深远的工作,帮助更多的孩子免于失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7年全心付出慈善之树枝繁叶茂
17年来,在社会各界热忱关心和支持下,一批批“爱心育桃李,奉献见真情”的离退休老干部们,风雨兼程,在集资、助学和育人方面均收效不菲。
协会基金从建会初期的几万元,到如今的2000万元;助学范围从几个乡镇,到在茅山老区乡镇建立13个分会……协会的统计记录显示,17年来,该协会共资助贫困学子8000多人次,奖励教师315人次,累计发放助学金近1000万元。不少受助学生获得学校表彰奖励。也有很多学子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机构、企业骨干。协会募集资金的范围已发展到全国几十个省、市、自治区和省辖市。计有60多名年龄在70岁左右的离、退休干部,一批接着一批,17年如一日,以老弱夕阳之躯,干着募集善款、助学与人的朝阳事业,
姚美玲告诉记者,这17年的时间,来自各地的爱心企业、人士如细流般,汇聚到“‘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周围,甘做养料,为需要帮助的孩子们送去“营养”——“镇江九老太”17年如一日,每年一捐,累计捐款10余万元;原福州军区空军副政委丰福生退休后,用他和夫人在部队超市打工的钱,一次向协会捐款12.5万元,现在每年还向协会捐一次;镇江48家助学基金理事单位,自其2004年创建以来,已向协会捐款100多万元……一笔笔捐款明细,在协会档案里均有记载,而大家所坚持的月报、季报、年报制度,也使社会捐款来去更加阳光透明。
多年来,协会成员们为了募集捐资,不知走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口舌,受了多少冷落,在他们的坚持下,协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无论基金规模,还是资助人数、育人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一棵枝繁叶茂、扎根于镇江这片土地上的社会慈善之树。
爱心齐聚一份慈善长卷越写越长
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原河北省军区副政委施志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原中共镇江地委副书记宋亚欣,原镇江市政协主席黄选能,原镇江市人大副主任、现镇江市茅山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主任戚中立,原市人大副主任、农业专家赵亚夫……记者在“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办公处的活动图片展示墙上看到,一些原先活跃在国家、省、市的领导人,在离退休后,也加入到“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之中,献出自己的量。一批批爱心人士,在人生的夕阳中集聚全力,让“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这棵爱心之树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其中,也不乏曾接受过资助的孩子们。
“小凯,齐齐哈尔大学毕业后就业于一所中学,现已成为校领导之一”“小张,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在校期间以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奖学金,现在国防科工局核技术安全中心工作”“小施、小丁、小王、小金,这些孩子毕业后都有理想的工作”……
一本七八十页的软面抄,姚美玲一年至少得用三四本,事无巨细地记录着协会各种事项,其中也不乏受助过的孩子要求捐赠爱心的事迹。一些曾受过协会资助的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告别了贫困,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当他们踏上社会,拿到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后,他们做的,往往是来向姚爷爷问声好,向协会里的所有人道声谢,向其他需要帮助的弟弟妹妹们尽一份绵薄之力。
姚美玲一边翻着笔记,一边告诉记者,“四五年前,我就收到一张匿名的1000元汇款单,通过寄发地和系统里曾受助学生的住址对比,才知道原来是小金寄的,那1000元可是她半个月的工资。”姚美玲说,近几年,像小金一样,工作后立刻加入爱心捐赠队伍的受助人,每年大约有四五十人次。“ 我知道他们刚上班,挣钱不容易,可孩子们态度都很坚决,不收就不走。都是些有情有义的人啊。”说到这里,姚美玲眼角的弧度又柔和起来。
大爱是什么?每一个镇江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在姚美玲看来,大爱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照理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老了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然而,他们却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孩子。他们用行动传承并书写着茅山教育史上的又一华章。他们所做的,是一件件具体和普通的小事;但展示的,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建造的,是一座民族振兴的大厦;绽放的,是一道时代精神的光芒。(杨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