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奶业新常态,会是啥滋味?

发布时间:2015-01-14 03:3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自去年底至今,全国各地发生的奶农倒奶杀牛事件,如今有了回转的余地。 丹阳奶农暂时不用倒掉生鲜奶了,奶企承诺收购到今年6月。但是,接下来奶业市场的走向如何?这一轮奶源收购价“跳水”持续到何时?奶链各点应该怎样应对?记者就此作了一番调查。

超市里,奶制品大促销

记者昨天走访多家超市发现,不少常温奶、酸奶、奶粉都加入了促销行列。万方超市里,特仑苏箱装常温液态奶原价65元/箱,现价59.8元;另一款8联盒酸奶降价幅度更大,原价16.9元,现价12.9元。另一家超市里,最近比较流行的某品牌纯甄巴氏杀菌牛奶200克×12盒,原价66元,活动价折合49.5元。以往人们印象中价格高昂的洋奶品牌也在做促销。麦德龙超市里,德国产1升爱氏晨曦牛奶,售价16.8元;德国产Fine food全脂牛奶箱装108元,折合每升15元左右。 昨天上午8点多钟,中山东路一家超市冷柜前,理货员正在整理奶制品。她用胶带纸把一些临期牛奶捆绑成四联装,或是搭配促销小礼品;而冷柜里,几乎每个品牌牛奶都挂上了鲜黄色的促销牌,吸引消费者购买。一位正在选购牛奶的顾客说,以往也有促销,但像这次力度这么大的还真不多见。 如果说超市奶齐齐扎堆促销让人一时看不懂的话,那么,来自中国乳业协会的大数据可以证实缘由——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中国液态奶进口量分别为1.59万吨、4.05万吨、9.38万吨、19.5万吨;近四年内,常温奶进口增长率高居乳制品品类第一。刚刚过去的2014年,进口常温奶进口量也持续走高,预计在28万-30万吨之间。 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多了,牛奶终端市场竞争达到了充分的状态。此外,越来越多的进口常温奶销售从传统的商超渠道转向了电商平台。记者登录淘宝天猫超市,昨天一款英国原装原盒进口的200毫升香蕉牛奶价格“破3”,只卖2.9元。网友直呼“便宜啊便宜,还是进口的”。可以说,不少家庭的餐桌上都悄悄换上了进口价优的常温液态奶。

娃口粮,以洋奶粉为主

牛奶市场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奶粉。 万达一家专营儿童用品的卖场里,奶粉专柜鲜见国产奶粉的身影。而各个妈妈群里讨论最多的是话题便是选择哪一种洋奶粉品牌。 家有4岁宝宝的江女士,女儿还没断母乳时就致力研究“海淘”。如今,她的德淘、美淘经验十分丰富。“国产奶粉让人不放心啊。还记得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吗?我是不敢把娃当试验品。”江女士告诉记者,让她心有余悸的还有去年的镇江长江奶事件。所以当长辈们都在催促她给孩子订购鲜奶时,她仍然坚持买国外的奶粉。“照现在的情形看,我要让孩子喝奶粉到6岁,再考虑换液态鲜牛奶。”江女士说。 记者在各个妈妈QQ群调查了30个样本家庭,其中只有三四个家庭在超市里买国产奶粉,因为不太懂“海淘”的流程,而且国产奶粉价格相对便宜。 仍然是大数据说明问题症结所在——受国际奶价影响,国内生鲜乳收购价格直线下跌,目前已跌至生鲜乳的成本价。而进口奶粉也以低于国际生鲜乳喷粉成本的价格大量倾销到国内市场,给中国的养牛业以沉重打击。 丹阳一家乳品公司负责人透露,超市里一些常温奶是用奶粉做的。现在新西兰进口奶粉价格下来了,较2013年跌了将近一半,大型乳品企业纷纷用价低质优的洋奶粉作为原料制作常温奶,面向全国销售;地方中小型乳品企业生产的生鲜奶市场就这样被挤占了。所以才出现奶企不愿意收购生鲜奶,继而奶牛无奈倒奶杀牛的现象。“现实是残酷的,市场是无情的。”这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感慨。

专家说,联合发展才能破局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郭龙建认为,养奶牛这一行当有其特殊性,“它和一般的买卖关系不太一样,具有长期性、周期性。从养牛、出奶到销售,是一个链条比较长的生产周期。如果生鲜奶收购价格低下来,接下去就会不停地亏损,直到止跌、平衡、略盈、盈利。这是一种市场机制。要是一般的进货做买卖,几乎不存在这类问题,一批货卖完就结束了。” “我认为中国市场很大,总体上不会出现奶源过剩的问题。主要还是奶农、中间关节、奶企销售终端这三方面的配合出现了问题。”追根溯源,他认为部分奶农牛奶品质参差不齐,而一些高端乳制产品需要更加优质的奶源,一般国产奶农出产的牛奶难以达到这个水平,存在供给结构不对称的本质问题;同时,在收购、销售渠道方面仍未完全畅通,奶农的供奶渠道狭窄、拓展能力有限,自身抗风险能力不佳。加上一些中间收购环节的不规范操作,降低了部分奶企对奶农牛奶的信任度。 不过,最关键还是受制于市场终端,终端卖不出去,对牛奶的需求量自然减少。“问题奶粉等负面事情出现,让国人对国产奶粉不信任,一些进口奶粉的市场份额在扩大,终端的‘不争气’,通过供求关系,最终影响到奶农身上。” 未来散户奶农该何去何从?江苏大学财经学院讲师丁国平分析,要打破这一局面,奶农、乳品企业、销售企业是需要进行积极转型的。“整体联合发展比较好一点,散户层面要形成行业协会一样,就产业链做一个拓展。源头上控制原奶的质量,包括饲料的管控、后期生产线的严格控制,形成链条式管理。做这些事情,需要终端与外地产品进行竞争,我们有本土优势,但是我们的短板没有弥补起来,就是整体的议价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要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掂量奶企、奶农在市场中的地位。记者了解到一个现象,2013年奶荒发生后,我市奶农、奶企进行了生产扩张,增加奶牛饲养、新上了生产线;而2014年全球各大奶源地都迎来产量大丰收,价格一路走低。国内规模乳品企业出于成本因素,更多考虑收购国内奶源;所以不到两年时间,牛奶市场就出现一路下行线。(记者 徐科 翟进)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耿业宏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