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许久未联系的亲友来了电话,刚寒暄几句就开口要钱?电商来电话要银行卡密码?社保、医保卡将被冻结……不少市民都接到过类似的电话,到了岁末,通过电话开展的诈骗活动更是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利用受骗者对“正规号码”的信赖,任意“炮制”,让人放松警惕,走入圈套。目前,“改号软件”在网上现身,只需花300元钱,就能让自己的电话号码在对方的手机或座机上“大变身”,不少人被这种违法软件弄得晕头转向。那么,市民应该怎样防范才能尽量避免改号软件可能带来的诈骗行为呢?
识破:刚问工号就挂断电话
“多亏我儿子留个心眼,要不就被骗了。”说到前两天被电话诈骗的经历,家住中营的朱群仍心有余悸。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里,朱群在家接到一个400开头的电话,自称某网站商户,因为业务员的疏忽,误将朱群订购的商品按照大宗批发价计算,现在需要她补上差价,具体情况稍后会由银行职员与她联系。
退休在家的朱群对电脑一窍不通,更不用提网购了,何来补差价一说?“既然不是什么私人电话打来的,肯定有这个事儿,说不定是儿子回来前,为了省事儿直接寄回的。”有了这种假设,朱群就没再多想。不一会儿,一个109开头的电话果然打进家里,对方自称是工商银行职员,按照网店提供的信息,需要从客户银行账户划500元钱贴差价,因此需要朱群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对比两个电话——号码看上去很正规,内容也差不多,朱群便放下心来,进屋找卡。当时,她的儿子刚从上海回来没几天,正在房间里看电视,朱群的行为引起了他的警觉,在简单询问了事情的来由后,他立刻接过电话,询问对方工号和所在营业点,电话那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随后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到这时,朱群才醒悟过来,发现自己差点上当。
通过给电话号码“易容”实施诈骗,在我市已不是新鲜事,到了岁末,“社保账号被冻结”“向xx账户汇款救急”等内容的诈骗电话或短信尤甚,不少人会上当受骗。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张爱祥说,有些市民在接电后,会主动咨询公安部门,辨别真伪,而有的,则轻信不法分子的话,直到蒙受经济损失,才知道上当受骗。”
网络: 300多元就能给号码“变形”
在多个网络购物平台, “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改号软件’的相关宝贝”。通过搜索引擎查询“改号软件”,在一些网络推广平台中,仍然可以看到改号产品的发布信息。
通过发布者留下的链接,进入到这家公司网站,5件改号产品被挂在显眼位置,这些产品“可任意设置去电号码”,不仅能“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变成外地固定电话号码的设备软件”,甚至还可以“随意变成外国号码打电话给别人”。
记者qq联系了一家地址为福州的某科技公司,一位客服人员发送了一个操作视频,详细介绍了在售“改号软件”的用途:用户购买软件后,他们会给网址、账号和密码,用户以此登录网络通信终端用户平台后,绑定自己的通讯号码,在对方显示号中,输入想要变更的号码,设置成功后,即可通过软件拨打电话。对于“改变后的号码如果被回拨怎么办”的担心,客服还“贴心”地给出了另一种方法:“将号码设置成‘不存在的号码’”,防止回拨时露馅儿。
虽然在软件教学视频的一开始,就打出字幕,“严禁显示110、120、95599、10086等国家法定特服号和公司号码,严禁用于诈骗等用途”,但是,对于购买者有何用途,是否会通过改变号码从事不法活动,对方并未问及。
支招:避免上当有诀窍
张爱祥介绍,正常的拨号需要通过运营商的网络服务器进行,显示的是正常号码,而改号软件会通过人为手段,对正常号码进行处理,相当于给实际号码戴上了一个可以随意更换的“面具”,让人一时辨不出其真面目。
由于“改号软件”所具有的任意更改显示号码、无法查找呼叫原号码、隐蔽性强的特点,针对利用“改号软件”冒充他人或单位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频出,我市,每年也会有不少人因此向公安机关报案。对于这样的行为,在《关于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或服务违法行为的通知》中已明确提出,对利用互联网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改号软件”等商品或服务信息应进行清理,涉及刑事犯罪的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我市公安机关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打击力度,走进单位和社区进行宣传,避免市民上当受骗。
那么,市民应该如何规避“改号软件”可能带来的诈骗行为,张爱祥给出了几个提醒,他认为,公检法等机关单位不会让市民通过网络转账或缴费,更不会索要银行卡密码,如果对方提出需要网上交易,市民则要提高警惕。此外,如果对方是利用改号软件更改过的号码,在回拨时,便会“原形毕露”,因此,回拨也是鉴别的方法之一。张爱祥还提醒,遇到汇款等情况时,最好能跟当事人取得联系,“市民遇到疑似诈骗的电话,可与警方联系,核实真伪,千万不要急于转账,以免上当受骗。”(杨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