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老邻居 新聚首

发布时间:2014-12-22 01:4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拜访老邻居宽敞明亮的新居

金山网讯  邻里故事折射人间温情,生活改善彰显城市巨变。2014年终岁末之际,昨天,镇江日报联合镇江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由中建地产提供赞助,策划推出了“走基层·大型公益新闻报道活动”—— 老邻居 新聚首

西津渡地段:石板路上踏寻过去的生活

昨天是周末,西津渡游人如织。上午9点多,景区一角,约定的集中地点,迎来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都是金山街道西津古渡社区过去的老居民,前来旧地重游,参加本报举办的这次活动。

虽然气温逼近0℃,但大家心暖如春。“老花!”“哎!老郭……”今年72岁的郭风鸣看到花斌后高兴地叫了起来,两人互相迎了上去,热烈拥抱。“我们两家原本在小码头街上是一前一后,只隔着一道院墙,两家的关系别提多好了!”

当天这个地段参加活动者中,郭风鸣如今是家住得最远的一位,他早早就从家中出发赶过来。77岁的花斌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他与现场的老邻居们一一握手后告诉记者,虽然现在住着高楼,“还是对西津渡有感情,我在这里住了20多年呢,以前天天到邻居家串门。”

“老张,你爸86了,身体真硬朗,昨天我坐公交车时还看到他呢!”谈话中,今年58岁的管金才见到老邻居张新元后拉起了家常,“我拆迁前住在六合巷,老张家住吉瑞里,我们很熟悉,张伯伯是看着我长大的。”管金才介绍,在西津渡住了大半辈子,即便是拆迁了,也不想搬得太远,所以现在住西荷花塘,“我经常来这边走走看看,变化太大了,现在就是一个知名景区的样子!”

大家边走边聊,沿着石板路踏寻自己过去在这里生活过的种种痕迹。

“这个福建商会就是我家,我就在这里出生的!”经过福建商会时,53岁的王学俊开心地叫了起来,他忍不住拉上与自己年龄一样大的“发小”杨民成,一起站在原来的家门口合影,“我的房间就在二楼,原本是个阁楼。”他兴奋地说。王学俊和杨民成从小一起长大,小学、中学都是同学。说起当年的事,大家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我们就在云台山上漫山遍野地疯,滚铁环、玩石球,下雪天就一口气爬到山顶,选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从山上滑下来,回家后棉裤都湿了,都被家里人打一顿。”王学俊说到这里,惹来大家一阵大笑。

一口古井、一个小院落、一栋建筑……处处都有当年生活中的影子,处处难忘曾经其乐融融的邻里情。“这个“品味江南”镇江锅盖面店,以前就是我家!”张培杰指着自家原来的位置,兴奋地告诉记者,对于西津渡里这个自己住过大半辈子的家,他有着太深的感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对面民茶小铺,以前是个炸炒米摊。”

和其他老邻居一样,今年49岁的江立新对西津渡有着更深的情感——他不仅生长在这里,如今也工作也在这里,他是西津古渡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虽然老房子不在了,但看着西津渡正成为镇江的一张城市名片,成为全国知名景区,我们心里乐着呢!”

大市口地段:老邻居梦里常回的故居

早在20多年前,剪子巷就都没有了,这条自清代就是镇江繁华地标的老巷子,如今只剩一棵百岁高龄的老香樟树,孤零零地裸露在如今光鲜亮丽的高楼群中。20多年过去了,老邻居们早四散而去。几经辗转,53岁的花有惠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几位同一辈的老邻居,一起参加本次活动。

“我们的家都是典型的小院子,每户60平方米,往往住着六、七口人。”花有惠是在剪子巷出生、长大、读书、恋爱、成家,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老房子拆迁才搬离。如今,在花有惠这一辈人的记忆里,曾经的剪子巷最鲜活的生活场景是:整条巷子长满青苔的青石板;厚实的墙壁;每隔几户人家,就有一口饱经风霜的古井;家家户户大门都敞开着等小朋友放学回家,菜不够吃,可以吃遍每家每户……

搬离了剪子巷20年之后,原先住在巷子口5号的杨小坤现在还会经常回去看看,但是什么都没有了。他说:“我有时候不太去想剪子巷了。”“是不想还是不愿意想?”记者追问。“不愿去想。”但是杨小坤不无动情地表示,有时夜里剪子巷会突然重回自己的梦中。“在梦里,它和以前一模一样。”

曾经拥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大八叉巷32号部队大院对于大姐来说,是记忆中的金色童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姑娘成了大妈,可说起儿时的经历,很久没有联络的老邻居们,似乎又纷纷回到了淘气的儿时。

“就像电影里面一样,当时的阳光总是这么灿烂。”听说大院老邻居聚会,一大早就从常州赶来的老许笑道,我们这群孩子们一到寒暑假经常会搅扰院墙外人家的安宁,院内的空地是男孩子们的球场,临门一脚踢飞,十之八九总是落到院外某户人家,在孩子们的央求下,善良的居民最多把他们的球扣压十几分钟后又归还。

“大康,还记得那棵水杉吗?”被大家呼为“大康”的孙先生,是当时大院孩子中的“活跃”分子之一,小时候哪里热闹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

如今大院地点已经变成了购物中心,后面的巷子也大变样了,每每路过巷口,于大姐都期望能碰到儿时的伙伴聊聊家常。“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许多往事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唯有大院里的成长岁月早已深埋在我们心底。”

万达广场地段:搬走了,根还在、情还在

“就是这幢楼,我们原来就住在这里!”今年68岁的顾来喜手指着万达广场写字楼,对站在一旁的沈立新、余沛康等老邻居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这里原本是华东铝加工厂宿舍,他们都住在这里,“我和老沈还住在同一幢楼,都是7号楼。”

自1992年搬进宿舍开始,到2008年拆迁,顾来喜等人一晃在这里住了16年,如今离开这里也快6年。“这边原来是食堂,这条路也是厂里的一条通道,后面就是厂区。”记忆拉回从前,几个老伙计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华铝厂算是当时镇江规模很大的一家企业,占地面积达到600多亩,如今一号门旁边的金街,就是当年厂区的老食堂,再往后走,就是厂区,广场前的这条路,原本是厂里的一条通道,“厂子特别大,绕着走一圈得有45分钟。”时任厂工会主席的余沛康说起当年,兴奋不已。

拆迁后,沈立新和顾来喜都搬进了红星桃花源,像他们这样,过去的老邻居如今还住在一起的并不多,“一期和二期拆迁的,基本都自己买了别的地方商品房,我们后来的人才陆续选择搬进安置房里,又到一起做了邻居。”顾来喜感慨地说,当初自己住在宿舍区时,家里面积大概65平方米左右,如今搬进安置房,住上了9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如果不是拆迁,我想我这辈子都不太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小区。”和顾来喜一样,沈立新如今也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他最初只住30多平方米的房子,下雨会漏,室内潮湿,还有老鼠,如今真的特别感恩。

“这里今天是第一次来,没想到这个后面还有这么一大片街,这么漂亮。”一路走在金街里,家住李二社区的徐曙华感慨万千。今年71岁的徐曙华是这群老邻居中年龄最大的,也是家住得最远的。听说报社搞老邻居新聚首活动,第一个报了名。她昨天早上6点钟起床,8点钟就从位于润州区政府附近的家中,带着妹妹一起坐公交车赶过来,“天冷一点没关系,就是想来看看老邻居,看看曾经住过的地方。”

从1985年直到2009年拆迁,徐曙华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昨天是她搬离后第一次逛万达,第一次知道有金街,“好像到了外地一样,像小上海,真的很美,整个城市的品位都提高了。”她表示,等到天暖和,自己一定还要再来这里好好逛逛。

作为一个外地人,家住李一社区的成静直呼镇江的变化太大。1997年离开老家盐城嫁到镇江来,因为李家大山房价相对比较低,所以选择住在这个片区,“那时候有个大坡,特别陡,自行车都骑不上来,每天上下班都得下车推着走。”2008年拆迁后,她住进了安置房。如今,“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到这里来散步,告诉孩子这是我们以前住过的地方。尽管搬走了,但根还在,情还在。”

天桥社区地段:邻里情也是一种生活的力量

“哎呀!孙书记来啦!大半年没见到了!老伴身体还好吧?”“分开有一段时间了,老邻居们又重新聚到一起,甭提有多高兴了。”昨天上午,原天桥路、岗子下地段的10余名老邻居们一起参加了本报举行的活动,重聚一堂,叙旧情、拉家常,其乐融融。

记者了解到,七里店街道天桥路社区辖区内许多居民楼都是原先单位安排的职工宿舍,大家彼此很熟识,邻里文化十分浓厚。自2009年开始,天桥路一带开始拆迁;到了2013年,配合政府“7+1”工程项目改造,岗子下片区开始大范围拆迁……迄今已有近1000户家庭因为拆迁搬离了原先的住址。好在大家都已习惯了在这一带生活,很多拆迁居民选择“新家”基本上都围着这一圈,加上每次社区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还能常碰到面,只是没以前那么频繁。

天桥路社区负责人周以馨告诉记者,在筹备参加报社这一活动时,社区早早就开始通知大伙了。老邻居们都很向往参加,打来的咨询电话不断。昨天早上9时,见面现场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迫不及待地问候对方。

今年65岁的华昆琳是2009年第一批拆迁户,目前正住在原址回迁的臻岳君庭小区里,在她热情的邀请下,大家伙一起来到她家参观。“以前我们住的地方就在小土坡上面,现在都变成了高层居民楼,就是我们现在居住的臻岳君庭小区。”华昆琳边领路边对记者说,现在居住环境比以前改善多了,她对现在的生活状况很知足。“还是第一次来你们新家,这个户型真好呀!”大家一进门就夸赞道。

“虽然我户型不及你家好,但我们家也不错的!就在隔壁一栋,下一站就去我家参观吧。”李永泰乐呵呵地发出邀请,“正好今天老邻居多,认认门,下回可以经常来玩。”一群人随即又来到老李家,围坐在一块,共同回忆起当年住在一起的时光,记者不断被这些老邻居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动着。

“我们中雍钟勤、栾红玲是夫妻俩,真是好人!我们周围出了名的‘热心肠’夫妻档。”党支部书记孙红介绍说,大家住在一栋楼里,基本上每家都受到过他俩的照顾。“当时我们家正好在一楼,也就充当了‘传达室’功能,整栋楼里都熟悉,生人来问路打听邻居,到我这儿肯定都能打听到!”栾红玲谦和地说。

“虽然我们邻里都被拆散了,但靠着不远,要是想念了,一个电话就能随叫随到。邻里情会给我们一种生活的力量。”华昆琳感慨地说,当时拆迁自己是第一批带头签协议的人,虽有不舍,但看着城市日新月异,家乡越来越美,自己能为城市变化贡献微薄之力,感到很欣慰。(记者 胡冰心 杨佩佩 曾海蓉 景泊 毛小平 王景曙  摄影 毛小平 叶新生 马利骅 谈惠鹏)

评论:致他们一起度过的时光

曾经低矮局促的居住空间、曾经朝夕相处的左邻右舍、曾经嘘寒问暖的情深谊长,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产生多层面的状态变革。从此,他们天各一方,搬进了宽敞舒适的高楼新居,他们相互串门没那么方便了,甚至见面的机会都少了,但拆掉的是老房子,拉远的是居住地,而拆不开的是心灵联结,抹不掉的是温馨记忆……

时代总是有烙印的。那个年代过来的老邻居们,对“邻里情”应该有着比今人更透彻的感悟。房子紧挨着房子,就是家紧挨着家,人紧挨着人。漫长岁月如一日,在这里,家与家某种意义上已经融合成小巷深处“我们共同的家”;在这里,人与人已经和谐为“我们共同的兄弟姐妹”。

从炎夏酷暑到天寒地冻;从童年嬉戏到成家立业乃至安度晚年;从相互扶助到分享幸福,老街巷昨天的生活图景此刻历历在目,老房子的一砖一瓦如抚在手,老邻居的“陈年旧事”娓娓道来……好吧,那就让我们清茶一杯在手,共同倾听他们的讲述。(王景曙)

“我的房间就在二楼!”

“我家老宅就在那个方位!”

“这是我亲密的老伙计!”

曾经是门前屋后的一口名井

老邻居们济济一堂

留下欢聚这一刻

为往事、更为明天干杯!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耿业宏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