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每年水稻丰收后,稻谷晾晒问题便成了不少农户的烦心事;但在丹徒区,很多农民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一大批农业科技项目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困难,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丹徒区粮机厂有限公司项目研究办公室内,记者见到了一台智能化变温干燥谷物烘干机。项目负责人徐洋介绍说,这种机械可以解决稻谷的干燥难题,每次可以实现6吨重量的稻谷快速机械化干燥。据悉,该项目已获今年省级农业科技支撑计划50万元的立项支持。“我们下一步打算将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形成年产1000台的生产能力,让每个农户都能买得起、用得起。”徐洋说。
在丹徒,农业科技项目通过立项支持再到产业化开发的例子指不胜屈。“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农业科技项目的支撑。”区科技局副局长丁海燕说。今年以来,丹徒区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积极组织各类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丹徒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市农业科技项目共14项。其中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3项;省级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新立1项;市级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项,新立5项,其中新立项目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农业科技项目之所以能迅速涌现并进入产业化生产,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密不可分。今年以来,丹徒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活动,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农业科技战略。除了组织区内相关规模龙头农业企业走出去,与科研院所对接洽谈以外,更重视“请进来”,即分类别邀请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到该区开展产学研成果推介会和重点农业产业调研活动,引进科研院所最新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和推广。“今年丹徒区农业科技领域产学研活动次数、成效和合作科研院所的层次明显高于前几年,这为丹徒农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区科技局农业科负责人花仁航说。截至目前,丹徒区共开展产学研活动11场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2项,引进最新科技成果10项,征集农业科技技术需求34项。
农业科技载体一直是丹徒区产学研合作、农业科技创新以及承担各级各类农业科技项目的主体,在助推农业转型升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位于丹徒区高资街道的镇江天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占地近200亩,“稻鸭共作”技术等有机农业技术的研发是该公司的特色。“稻田养鸭,既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能使鸭子增加附加值,其售价远高于一般肉鸭。”该公司总经理戴网成介绍说。这一系列农业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使得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该企业去年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实现利税近400万元。
据了解,像天成这样的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在丹徒一共有8家。此外,该区还有3家省级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10家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科技已经涵盖了丹徒农业的方方面面,包括粮油、茶叶、蔬菜、畜牧、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丁海燕说。(谢鹏 朱则野 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