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从“三集中”到“三新”建设,从探索最初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从村庄环境整治的全面覆盖到美丽宜居村镇建设的重点提升,过往十年,镇江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执着前行,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从新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到丹阳丹北镇创造的新桥模式再到界牌模式,这些积极探索业已成为制度破冰、锐意改革的先声。
随着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一系列指导意见、重点任务的下发,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将开启镇江未来10年的发展引擎。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镇江这座千年古郡,将以她无穷魅力和如椽大笔,书写新型城镇化建设新篇章。
“三新”建设,记住乡愁的改革探索
走进“江苏省最佳康居示范村”——丹北镇新桥群楼村,这里曲水环绕,绿树成荫,平房楼房别墅错落有致,绿化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这里的农民不仅全部用上了秸秆沼气,而且污水也得到了净化处理,真正实现了农村道路硬化、夜间路灯亮化、垃圾管理规范化、农民住宅楼房化、饮水卫生化、炊事燃气化、通讯现代化、建设城市化。
这里正是镇江“三新”建设中新建一批、拆迁一批、保留一批的“新桥模式”的发源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源自中央城镇化会议中的文艺表述,给出了一个美好的愿景,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生态上改善生活条件。市委农办有关人士表示,新桥模式正是这样一次生动实践。
丹北镇创造的新桥模式,恰恰是镇江新市镇、新社区、新园区“三新”建设的缩影。“三新”建设使得要素配置渐趋合理,市域开发空间日益优化。据统计,全市行政村由原来的937个合并为531个。镇域平均面积由55.5平方公里提高到89.3平方公里,镇域人口由3.2万人提高到5.2万人,基本形成了重点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点的镇村框架体系。
统筹城乡,打造和谐人居环境
从1977年到2013年,我市城镇人口由32.8万增加到207万,城镇化率由13.5%提高到65.4%。“十二五”以来,镇江明显加快了城乡建设步伐,市区已经完成城建投下了近2000亿元,努力打造优美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让城乡建设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大众。
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极大地增强了承载力。市住建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区至各辖市区快速路网不断完善,提高了通达能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在区域供水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实现供水管网到农户。
与此同时,百姓安居梦正在变成现实。我市从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入手,逐渐建立健全了以保障性住房为基础、以商品房为主导、以市场租赁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形成以公共租赁房为主要方式的新型保障制度,拓宽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渠道,将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保证他们安居乐业。
镇村面貌也焕然一新。在去年率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开展美丽宜居镇创建:每个镇每年打造1个美丽宜居村庄,通过3-4年努力,全市打造一批美丽宜居镇村。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对列入国家古村落保护名录的4个村庄,正在制订修缮型保护规划。
吹响号角,勾画美好发展图景
镇江城镇化建设的号角已然响起。贯彻落实中央及省文件精神,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关于印发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2014-2017)年重点任务的通知》,指明了镇江城镇化发展的美好图景。
城市空间在拓展,构建“大交通“体系,实施城乡畅达工程。公路方面到2017年,建成市区至扬中快速通道,力争建成市区至丹阳、市区至句容快速通道和丁卯高架等骨干道路工程,实现市区至辖市半小时通达。
城市功能在优化,着力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破解出行难、买菜难、停车难等民生问题。加快旧城区城中村改造,2017年完成1000万平方米。统筹城市地上地下管线建设,到2015年编制完成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到2017年基本完成城市老旧管网改造。
公共服务在完善。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并向城镇薄弱学校倾斜,确保满足适龄少年儿童就近入学的需要,健全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提高城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以镇、街道为单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建设,实现全覆盖,调整村(社区)卫生室布局,健全15分钟健康服务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实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完善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管理,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职工平等参加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记者 陈志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