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今年47岁的杨仲兵,理着小平头,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爽利劲,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得多。作为一名已在镇江定居的安徽人,他与《京江晚报》已经有了16年的缘分。
前天一早,杨仲兵上完大夜班刚回到家,还没顾得上休息,爽朗健谈的他就与记者聊起了他与晚报之间的故事。
分门别类做装订
1998年,杨仲兵经朋友介绍来到镇江打工,先在船院空调上班,负责上门安装空调。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杨仲兵觉得很自在。他虽然只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不高,但从小喜欢读书看报,和人下棋。一到镇江,他就留意到了《京江晚报》。
一读《京江晚报》,杨仲兵就爱不释手,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小文章中的人生感悟,让他觉得写的就是他自己的经历,“虽然我没有这么好的文笔,但是看看其他人的感悟,也能帮助自己成长,思考今后的路该如何走。”
为了更好地消化这些好文章,杨仲兵做起了有心人,他把晚报的版面分门别类,按喜好的类别各自装订成册,比如江花版、书画版、节日特刊版、镇江消费版。而镇江的历史文化,杨仲兵也从开始的不了解,到慢慢熟悉和喜爱。现在他最感兴趣的是晚报人文历史方面的文章,包括“地方文化”、“档案揭秘”等。
收集了这么多年的晚报,现在,杨仲兵的装订册已经有几大沓了,他把它们装在几个大纸箱里,没事就翻翻,“温故知新,每次都能有新的收获呢!”
这样一种每天读报、虚心学习的态度,贯穿了杨仲兵生活的始终。也因为这种坚持,使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有一份从容不迫的心态。杨仲兵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晚报可以说是一位天天相伴的人生导师,从中,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工作之余的坚守
2005年,杨仲兵在古桥名苑小区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住房,从此他正式成为了一名“新镇江人”。作为一名外地来镇打工者,杨仲兵的生活并不容易,他做过空调安装工,做过维修工,现在为了顾及家庭,又到一家企业上班,三班倒。
杨仲兵有两个孩子,大女儿杨继茹,今年20岁,马上要从技师学院毕业了,小儿子杨继成,今年17岁,在市一中上高二,明年要毕业了。“原来做空调维修工时到处跑,有时家也顾不上,现在儿子马上要毕业了,他的数学好,英语还要再抓一下。”
这两天,杨仲兵特地把儿子的英语资料翻出来,准备替儿子整理一下,而这套整理的功夫,就是从十多年来分类装订《京江晚报》中获得的。
不仅是杨仲兵,女儿杨继茹在父亲的影响下,对晚报也有一份情缘。她不仅喜欢读报,还喜欢写稿,这些经历,对她的写作也有很大帮助。现在杨仲兵每年都会订3种报刊:《京江晚报》、《扬子晚报》、《读者》,不仅自己读,更让孩子们一起读。
做空调安装工时,杨仲兵天天在外面跑,亲眼见证着镇江的发展变化。现在在企业上班,出门少了,看到晚报上报道的镇江新变化,他反而有了一种好奇的心情,每次都会去亲身感受一下。“镇江的变化越来越快,真是赶不上趟了啊!”(竺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