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对润州区七里甸街道七里甸社区居民赵女士来说,曾经每天下午4点以后的忙乱生活,现在终归平静。原因就是她上二年级的儿子,过去每天放学后要绞尽脑汁予以安顿,现在可以放心送进社区的“4点半学校”了。
而七里甸社区的“4点半学校”,之所以能让家长放心安心,皆因“学校”迎来了公办小学的一线教师。由于无法聘请专职教师,社区的“4点半学校”此前一直办得断断续续,不少家长也担心孩子进去“学习得不到保证”。南徐小学获此消息后,主动与社区联系,组织党员和骨干教师,轮流走进“4点半学校”开展义务辅导。赵女士的儿子恰好在南小读书,每天下午4点20分放学后,教师志愿者领着小家伙直接去社区学校,赵女士工作无需再分心。
南小主动“支教”社区学校,只是润州区教育服务地方、服务群众的缩影。今年以来,区教育局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系统总动员,发挥教育人优势,放大教育资源辐射,推出一系列为民办实事行动。
每天傍晚,学生放学后,镇江实验学校的田径场就成了附近居民的“健身中心”。家住钟家圩的黄阿姨,之前一直苦于无处健身,“每晚只能在马路边上快走,既不安全,还会吸进汽车尾气。”现在学校田径场成了健身好去处,黄阿姨每晚可以一边快走一边和老街坊聊天,锻炼身体联络感情两不误。
除了田径场,镇江实验学校还对外开放了图书馆、体育馆,而这也只是润州区中小学向社会有序开放教育资源的一小部分。据区教育局体育科副科长孙立新介绍,目前,全区各学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均已开放或部分开放了体育馆、图书馆、操场等校内场馆。如今,每天晚上或双休日,“去学校了吗”成了很多人见面后的习惯问候。
正是依托学校场馆资源,近年润州区的群众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孙立新说,现在体育科的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于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活动,迄今已组建30多个特色团队,设立150多个活动站点。
相对有序开放资源,发挥教育人的自身优势,也是润州教育服务群众的重要思路。省润州中专有电子和信息化的相关专业,该校便据此组建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走进社区,为居民维修电脑、电视机等各种家用电器。韦岗小学与韦岗街道联合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很多居民获得服务后直竖大拇指,感叹润州的教师和学生“人人都是志愿者”。
全员志愿者事实上已是润州教育系统的一项制度安排。去年,该区教育局在全系统开展“红烛先锋志愿者行动”,组建“五心红烛先锋志愿者”等21支志愿服务队。要求从局长、书记到普通教师,每个人都当志愿者,在职党员每人认领一个公益岗位。全员志愿者大大增强了该区教育系统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润州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夏兴政说,教育的各种资源归根结底都源于人民,教育人理应尽己所能服务群众。而人人都做志愿者,献身公益、服务百姓,对教育事业本身而言,也是最好的“教书育人”。(王云苏 梁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