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镇江高新区应以创新为上 专家寄望打造示范区

发布时间:2014-11-09 03:0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10月20日,镇江高新区成为今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同时跻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此,创新成为国家赋予这片土地的任务。

近日,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镇江高新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景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设国家高新区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提升”,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苏南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镇江高新区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

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国家高新区,目前这一平台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新业态不断涌现,高端产业逐渐成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截至2013年底,全国114家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9.7万亿元,实现增加值5.8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达10%以上。

区别于先行一步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的使命在创新。张景安解释,和1984年开始创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同,高新区是与我国与先进国家差距缩小后,自主创新需求的产物。“两者都是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的重要基地,一个国家与先进国家差距大的时候,引进是捷径,所以我们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功能是引进外资;当差距缩小时,自主创新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要在智力密集区,建立高新区这个创新创业基地。”在张景安看来,高新区应以“创新为上”。

“中国创新环境的改善得益于中国政府创办的高新区”, 国外咨询公司曾这样评估中国高新区。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高新区已经被世界同行公认为创新示范区。那么,新常态下,这一模式又衍生出哪些成功模式,可以借鉴?

张景安介绍,目前我国高新区拥有孵化器1000多个,数家企业从孵化器“毕业”,其中上市企业就有近千家。同时,高新区也是创新人才的栖息地,现在全国高新区共有1400万人,孵化器中的创业人才100万人,每年新增大学生就业40万-50万,已经形成了“千万创业在高新区、百万创业在孵化器”的氛围。事实证明,高新区在孵化创新型企业、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所做的尝试,是卓有成效的。他还指出,高新区在管理服务上的不断创新也值得借鉴,“初期的‘一站式服务’,已经升级为‘超前服务’,注重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企业咨询家、创业导师,为新生企业超前支招,让他们少走弯路。”这些创新经验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示范。

那么,作为苏南板块最后一个跻身国字号方阵的高新区,镇江该如何谋划好自己的发展之路?

张景安认为,这一“晚点”既是劣势也是优势。“苏南模式是‘强政府+强市场’,当前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总的原则是坚持精简高效和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镇江高新区作为‘后起之秀’,可以在体制机制、政策先行先试等方面走在苏南五市前面,优化‘小机构、大服务’‘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国家高新区是一个技术产业示范区。据统计,目前国家高新区集聚超亿元企业15000多家,超10亿元企业2700多家,超百亿企业300多家,已经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张景安寄望以创新为驱动,打造自主创新的示范区。

具体做法为,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化中的主体作用。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方面,镇江高新区可以充分利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仙林大学城的创新资源,立足于长三角一体化、立足于宁镇扬都市区。

根据江苏省科技厅“一区一战略产业”要求,镇江高新区现在的定位是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同时正在积极发展水科技产业。他认为,当前要选择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采取“政府启动、多元投资、需求导向、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围绕产业链,集成各种要素,“这也就是镇江所提出的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

从高新区发展轨迹来看,它一个综合服务的示范区,特别是金融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我们镇江高新区要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系,使国家高新区成为镇江金融机构集聚区和金融创新的试验区。同时,可以通过创新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式,发展天使投资、创业风险投资、产业并购基金等金融产品,强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朱婕 郁南 秦晓宇)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耿业宏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