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让农家子弟的春天同样绚烂 市十中用创新和爱造就奇迹

发布时间:2014-11-03 02:0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上周,已在省镇江一中读书的学生孙晓(化名),利用一天中午休息的时间,打车回到初中母校市十中。他代表几名同在一中就读的初中同学,带上几份小礼物,看望初中时的任课教师。“我小学时基础很不好,能考上重点高中,被家人认为是奇迹。这多亏了母校的老师们。”

像孙晓这样考上市区两所热点高中的,今年市十中有63人;而回校看望老师的,也远非他一个。每年秋学期开学后,十中校园总会不断迎来已毕业学生。校长仲建新笑称,9、10月份是“回门月”,毕业生纷纷回校看老师,是十中的一道风景。

一边是奇迹,一边是风景,是什么让一所农村中学,上演如此精彩故事?

把时间拉回到每年中考前的那几个月,市十中开启一年一度的“集体家访”行动。由校长牵头,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参加,组成家访团队,对部分初三学生一家家进行家访。目的在于倾听心声、了解情况以及解决困难,打气鼓劲作用往往意想不到。

孙晓便是受益者。这名家境贫寒的学生,中考前一度缺乏信心,成绩波动较大。校长和老师们的集体家访,不仅解决了他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更解开他内心不自信的疙瘩。最终,他中考获得很好发挥。

京口区教育局局长廖伟根告诉记者,市十中地处谏壁地区,生源主要来自谏壁中心小学和雩北小学,在校生中绝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或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少年”。对于这样家庭背景的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给予超出寻常的关心,用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农村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怎样让他们从“不同的起跑线”出发,可以同步抵达终点?市十中把目光瞄准学习效率,向教育教学创新要答案。作为全市试点,这所农村中学几年前便率先推行“生本课堂”改革。

在十中大部分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座位不像传统课堂那样整齐排列,而是6人一组集中围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小组合作学习。同一小组中,集合了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教师上课教授的内容,小组组团接受、集体学习,消化吸收时还可以“学生教学生”。

“生本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最大优点是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

集体家访、生本课堂,只是市十中诸多具有人文色彩和创新意义的教育教学举措的缩影。近年,该校还在培优补差、志愿导学、多元化评价教师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凭借改革创新和对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爱,学校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为期三年的“爬坡之旅”,办学成绩跻身全市第一方阵。

“我经常对学校老师说,我们的学生也许基础相对薄弱,也许没有那么优越的学习环境,但我们必须有一种信念。”仲建新说,那就是:农家子弟的春天,应该同样绚烂。(王发龙 李祥忠 梁和峰)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耿业宏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