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25日-26日,由江大附院主办的“苏皖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化协同救治推广会”在我市召开。作为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唯一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掌门人”,江大附院院长助理、心内科主任严金川向来自苏皖地区20多家二级医院的50多位心内科专家,推广了对急性梗死患者的区域化协同救治模式。
心肌梗死目前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市每年新发病例1500例,而且患者日趋年轻化。严金川说,从他接诊的病例看,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只有26岁,而且50岁以下患者已经占到患者总数的40%左右。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刻得到医疗救治,就意味着多一份生的希望。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从病人发病到梗死血管开通时间不能超过120分钟,而在江大附院心内科,可以将这一时间控制在70分钟以内。
8年前,江大附院率先开始实施与“120”的无缝连接,“120”接收到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不进急诊而是直接送到手术室,节约了大量时间。
“但这远远不够”,严金川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大多首次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而绝大多数基层医院目前的急性心肌梗死诊疗并不规范,抢救流程难以实施,所以建立急救物联网,实施区域协同救治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必由之路。
一个不起眼的小盒子,一台平板电脑,通过3G网络连接着医院的终端,通过无线信息传输,医院便可及时获得患者一线检测指标,这套名为“扁鹊飞救”的系统,便是江大附院区域化协同救治所依赖的急救物联网设备。
现场,严金川打开他的手机,上面呈现出一位44岁男性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血氧、肌钙蛋白等常用监护与检验信息,当心电图出现室性早搏后,严主任通过3G手机提醒当地医生,“患者很快会室颤,神志不清”。一切正如严主任所料。随即,严主任向当地医院进行了指导抢救。
为了尽可能缩短对病人的有效救治时间,两年前开始实施的这个急救物联网,江大附院在丹阳、扬中、句容及金坛试行区域化协同救治模式的地区,共投入50万元,投放了6套设备。江大附院专家可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实时状况,病人可在第一时间接受江大附院专家的远程会诊和指导抢救,并可为病人转诊提前做好“无缝连接”。
“此次推广会的召开,就是希望这样的区域化协同救治模式能够再向省内的盐城及安徽地区推广。”严金川介绍说,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模式两年多来,江大附院已成功救治了三四百名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抢救成功率在98%以上。随着这一救治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县级市以及基层乡镇卫生院的延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带来了更多生的希望。(羊城 金盾 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