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日前,沭阳县章集街道公职人员魏某利用办公电脑看视频,被罚款500元;沭阳县马厂新城公职人员王某某上班时间玩手机游戏,被罚款500元。这是沭阳县软环境建设办公室近日通报。
之前几天,该县电视台“聚焦软环境”栏目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了7名公职人员,分别因在办公室吃零食、在办公区域吸烟等被罚款500至1000元。
“吃个零食、看个视频、吸个烟,就罚500元、1000元,是不是太重了?”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被重罚,一时间在沭阳引起强烈反响。
就在今年8月中旬,沭阳县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出台了软环境建设若干问题处理办法,明确对五大类55种损害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其中工作纪律方面8种、工作作风方面8种、工作效能方面7种、行政执法方面18种、廉洁自律方面14种。凡违反“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的,对责任人公开曝光,并处500元罚款,对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予以通报批评,各记责任缺失一次;凡违反“工作效能、行政执法、廉洁自律”的,对当事人电视曝光、记责任缺失一次,责成其单位分管领导在县电视台公开检讨,对其单位主要领导通报批评,并各处1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
在沭阳县软环境建设办公室负责人黄玉眼中,这个办法称得上该县历史上软环境责任追究最严厉的处罚。“原来公职人员上班迟到、早退之类的不处罚,即使罚,最高的也就罚200元,现在只要罚款,最低的500元,最高的达1000元,还要追究领导责任。”
为什么出台这样的严规?县委书记胡建军认为,要创造性地弥补法纪条规对公职人员监管的空白和空隙,集中揪出一批反面典型,按照“谁害病、谁吃药”的原则,将板子打到责任人的头上,要打得准、打得疼,绝不能让发展软环境褪色。沭阳县的软环境建设多年来长抓不懈,但原有的制度约束力已不同程度地变弱。如有的公职人员,一周内被连续查到两次利用办公室电脑看电视剧,其本人还无动于衷。极个别公职人员的不良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但又没构成违纪、违法,处理起来找不到依据,“无从下手”。
要想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就得弥补监管上的这些“空白和空隙”,这样才能“打得准”。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张先彦说,将原来大而化之的规定具体化、规范化,如会议纪律,原来只规定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或擅自安排他人代会等,现在增加了不得交头接耳、收发信息或手机上网、在会场外抽烟、长时间逗留等;再如原来规定“严禁不作为”,现在具体为不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故意拖延办事时间、导致群众来回往返等。
为了“打得疼”,“新规”的责任追究必须更严、更实。代县长卞建军告诉记者,该县实行“一案三查”,在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基础上,追究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
新规倒逼了机关单位的严格自律。在沭阳县委宣传部,不但加强了对新规内容的学习,各科室负责人还作了表态发言,签订了“软环境建设责任书”。
县里还从社会各群体中选聘了50名软环境监督员,随时到各部门、单位和企业、个体户中明查暗访,实现对公职人员“八小时”内工作圈、“八小时”外生活圈全程监督“无死角”。精气神松不松?工作作风实不实?是否为群众办实事?是否按规矩办事?这是胡建军多次在不同场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回答好的四个“必答题”。
四个“必答题”做好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就源源不断。今年以来,该县新增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35.9%;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8家、累计达928家。公共财政收入继续位居苏北23个县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