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镇江街巷小剧场 百姓大舞台

发布时间:2014-08-21 22:4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刚到金山街道三元巷社区门口,轻柔婉转的扬州小调从二楼悄然飘下:

    “站在金山上看镇江,北湖景区一片好风光,千古传奇白蛇传,梁红玉击鼓把金兵抗……站在北固山上细思量,当年刘备招亲在山上,从古到今在传唱,八方游客来观赏……”

    唱词共分八段,“三山”、西津渡、南山、云台山、城市客厅,都被巧妙地融进词中。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的戏词,以温软的江南小调唱出,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

    这是新创的镇江旅游宣传词?不是。创作者是70岁的刘伟鸣,三元巷社区的普通居民,文艺爱好者。

    尽管名字男性化十足,主人却是个标准的江南女子。虽年过古稀,却中气充沛、嗓音甜美。刘伟鸣说,这首《扬州小调唱镇江》还在创作之中,一些细节拿不准,所以每天都要在社区活动室里练练腔。

    如此认真的开展创作,是要参加全国大赛?也不是。就是为街巷剧场中秋演出而准备的新节目。

    街巷剧场,其实就是巷口剧场,地点就在社区门口的民国春街上,一块水泥平地而已,观众都是街坊邻居,演出者也都是社区的文艺爱好者,不收报酬,只为赢得大家哈哈一笑。

    2011年8月30日,镇江市首家“街巷剧场”在三元巷社区亮相,并于当天晚上首次开演。此后,基本每月都有一场演出,附近居民把演出的日子当做节日,早早地等在门口。而参与演出的文艺爱好者,也从最初10多名,发展到了50多名,拥有歌咏队、舞蹈队、时装走秀队、戏曲队、腰鼓队等5个专业团队。社区党总支书记蒋菊花说,“街巷剧场”生命力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最初预想。

    金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汤杲告诉记者,街道总人口近6万人,而辖区总面积仅5.1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平方公里1万多人,寸土寸金。破解文化活动场所限制,成为街道发展群众文化的首要任务。而街巷剧场的自发形成,给街道带来了新思维。2012年,街道将街巷剧场作为重要的文化创新载体进行推广。截至目前,已经在多个社区建成6个街巷剧场,有露天的,也有室内的。街道投入30多万元,为每个剧场配备了音响等演出设备,统一了标识设计。街道还设立了文化建设专项基金,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重点扶持本地文化名人、文艺团队。

    街巷剧场的首要功能当然是丰富辖区居民文化生活。两年来,街巷剧场已演出300多场次,在街巷剧场的舞台上,活跃着20多支文艺团队,各类文化演艺人员500多人,文化志愿者1000多人。每到节庆,老街里都热闹非凡,既有舞龙舞狮、剪纸泥塑、扬州小调等传统文艺形式,还有流行歌曲、劲爆舞蹈等现代艺术。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切换得如此自然、如此协调。

    街巷剧场还成了老街的文化名片、旅游风景线。西津渡社区的街巷剧场就在西津渡景区之内,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二楼,每次演出都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有外地游客说,身处古街深处,听一段地方戏,回味一下历史文化,感觉就像玩了一次“穿越”。

    街巷剧场还为社区创新了管理服务平台。火星庙巷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君桌子上摆着两样东西,一个是剪纸老太尹桂兰创作的“群众路线”剪纸,另一个是社区文化达人创作的《安全时刻牢记心》的歌谱。陈君说:“像综治安全等主题宣传活动,以前都是社区上门发宣传资料,老百姓接了就扔,起不到多大效果。现在根本不用愁,把这些文化达人找来,围绕主题创作一些文艺作品,放到街巷舞台上去演出,老百姓听得进、记得牢,效果很好。”

    街巷小剧场,百姓大舞台。由街巷剧场孕育而来的街巷文化,正在老街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石玉成 丁晓丽 王鹏程)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张明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